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原创 > 正文

稳增长强大出击

政策已经多管齐下,国务院又通过电视电话会议将责任压实到基层,这当然是中国经济的一个巨大动能。为中国经济能有一个健康的未来,我们首先要保住自己的健康,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让中国经济尽早实现“无疫之忧”的增长。

《中国经济周刊》 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5月2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重要讲话。为什么在这样一个时间点召开这样一次重要会议?李克强总理在会上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做好疫情防控需要财力物力保障,保就业保民生防风险都需要发展作支撑。当前正处于决定全年经济走势的关键节点,必须抢抓时间窗口,努力推动经济重回正常轨道。

3月份尤其是4月份以来,就业、工业生产、用电货运等指标明显走低,困难在某些方面和一定程度上比2020年疫情严重冲击时还大。

4月份的经济数据并不乐观。4月,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已由3月份同比增长5.0%,转为下降2.9%;服务业生产指数下降6.1%,降幅比3月份扩大了5.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11.1%,比3月份扩大7.6个百分点;全社会用电量由3月份增长3.5%,转为下降1.3%,出口增速也比3月份回落10.8个百分点;如此等等。另外,全球经济前景不妙,原材料购进价格跟随大宗商品暴涨,压制了国际国内企业扩大投资的欲望,拉高了国家基础设施投资的成本,严重干扰了民众对经济前景的预期。

怎么办?在无法扭转全球经济趋势,也无法完全阻止某些霸权国家为转移本国矛盾而搅乱全球经济秩序的情况下,目前的可行之策是借重制度优势、政策优势,办好自己的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压实责任,齐心协力,依托国内大循环,力保中国经济稳定运行在合理区间。

鉴于近期形势,5月24日,国务院在过去已经出台大量政策的基础上,再度出台针对6个方面的33项一揽子稳经济举措,而重点在帮助市场主体纾难解困,加大就业扶持和民生保障力度。

与此同时,在财政加大减税降费、延税延费,同时加快、扩大专项债发行力度,并使之迅速转化为重大项目投资的基础上,5月23日,央行、银保监会召集24家主要金融机构,对当下中国的货币信贷形势进行分析,要求“各主要金融机构要切实承担主体责任,调动行内各方面力量,高效对接有效信贷需求,强化政策传导”。同日,央行召开全系统货币信贷形势分析电视会议,会议提出:“人民银行系统要主动作为,尽快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各项金融政策。”并称央行将“与金融机构共同担负起金融支持稳住宏观经济大盘的重任”。

政策已经多管齐下,国务院又通过电视电话会议将责任压实到基层,这当然是中国经济的一个巨大动能。为中国经济能有一个健康的未来,我们首先要保住自己的健康,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让中国经济尽早实现“无疫之忧”的增长。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2年第10期)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