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区域 > 内蒙古 > 正文

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现代马业人才培养领军者

马在中华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国的马文化源远流长。

自古以来,马是奋争、拼搏的精神符号,也是中华文化的“营养”。从传统乐曲《战马奔腾》,到文艺雕塑《昭陵六骏》,马的影子无不存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马的役用功能被逐步取代,在传统马产业走向衰落的同时,代之而起的是以体育休闲与产品消费为主要特征,融合一、二、三产业的现代马产业。

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是自治区示范性高职院校,是自治区最早开设本科专业的高职院校,是自治区较早设置硕士点、培养硕士研究生的高职院校。学院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策部署,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抓住教学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培养、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开展校政行企深度合作等关键要素,实现中国马产业人才培养产教深度融合、统筹发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探索产教融合新机制、新平台,建立政府、行业、企业、院校四方深度融合的平台,着力推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马产业人才培养职教新体系,服务中国马产业发展。

立足内蒙古,面向“三农”,以蒙古马精神为指导和动力,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高度契合蓬勃发展的马产业发展需求,于2010年开设了业具有鲜明地区特点、时代特征且国内首个高等教育马术类专业,引领着中国现代马业人才培养方向。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以蓬勃发展的马业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适应现代马产业发展要求,具有马产业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够熟练从事马匹饲养管理、繁殖育种、调教骑乘、兽医服务、赛事组织策划等方面急需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领中国马业人才培养的发展 。经过近12年的探索和实践,已建立了完善的马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与实践了“岗位驱动、国际引领、校企协同、育训一体,现代马业人才培养模式”“四段进阶、两轮实训”等实践教学模式,获得内蒙古自治区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内蒙古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运动马驯养与管理教学团队获批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教学团队。该专业人才培养突出应用、强化实践,目前完全实现了 “理-实”一体化教学。

创新基地运作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建成高水平马业教育实训基地。基于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职业教育理念,整合国内外优质资源,开拓办学渠道,引入行业元素和企业需求,按照现代马业所需岗位关键技能和企业环境氛围进行基地建设运作,已建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马文化传承与弘扬、国际交流与合作“五位一体”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马业教育实训基地。基地占地100余亩,建有马房、室内训练馆、赛道及诊疗室等配套设备设施,拥有纯血马、温血马、马球马等8个品种共110余匹。基地同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农业部马属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科学观测实验站、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马球、马术)、大型马文化全景式综艺演出“千古马颂”团队训练基地、天津市体育局体育工作大队现代五项马术训练基地。学院在进一步积极争取各方支持,总投资近2亿元的马产业与马文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基地已动工建设。

校企深度合作,产教紧密结合,多元育人。学院秉承“开放、多元”的办学理念,积极推进交流合作、产教融合,多渠道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开拓办学空间,提升办学水平。 同时积极组织承办、参与各项大型马事活动,先后有6名教师、10名学生通过合作方式到法国、英国及香港赛马会学习培训。发起组建了“中国马业人才培养教育联盟”,成立中国第一支大学生马球队,全程参与世界汗血马大典暨中国首届马文化节、世界马兽医大会等赛事服务,承办全国大学生马场技能大赛。

学院马术类专业开办以来,500余名学生直接受益,为学院畜牧兽医类、旅游等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创新提供借鉴,促进其他专业群协同发展。教学模式已推广应用到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等6所院校,得到认可和好评,应用于北京天星调良国际马术俱乐部、内蒙古晁瑞马文化推广有限公司,为企业增加社会和经济效益明显。累计接待相关院校、企业3260人次参观交流。(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 苏和)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