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原创 > 正文

这个勉强维持在20万亿规模的行业,发展喜忧参半,房地产成违约“重灾区”

当前,信托行业第七次行业整顿正在有序进行,在严监管态势不断加码之下,信托行业出现了哪些积极变化?信托行业风险究竟处于何种水平?如何化解信托违约项目风险?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郭志强|北京报道

进入5月,随着60多家信托公司陆续披露完年报,2021年信托行业的产业生态进入公众眼帘。2021年,信托行业转型步入“深水区”,而随着安信信托、四川信托等接连爆发大额兑付危机,风险相继暴露,令整个信托行业声誉备受考验。

当前,信托行业第七次行业整顿正在有序进行,在严监管态势不断加码之下,信托行业出现了哪些积极变化?信托行业风险究竟处于何种水平?如何化解信托违约项目风险?带着这些问题,《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做了一番调查。

超预期的信托指标

2018年4月,资管新规出台后,信托业自此开始转型,压降通道业务和多层嵌套规模,国内信托资产规模大幅下降。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信托行业资产规模仍维持在20万亿元以上,这出乎行业预料。

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4季度末,全行业信托资产规模余额20.55万亿元,比2020年末的20.49万亿元增加600亿元,同比增长0.29%。增幅虽然不大,却是信托业自2018年步入下行期以来的首年度止跌回升。

5月16日,一位信托行业资深研究人员张洪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2021年的信托规模原来比较统一的预期是:跌破20万亿。而信托规模超预期的原因是通道业务在压降规模时,部分业务并未‘一刀切’而是做了个案处理,保留了部分资产规模,这也造成整个信托规模虽仍在下降区间,但规模下跌速度正在放缓。”

而信托盈利能力是另一超预期指标。2018-2020年,信托业利润总额一直下滑,三年同比分别下降11.20%、0.65%、19.79%。

但在2021年,信托行业利润总额下滑趋势“刹住了车”,实现企稳回升。信托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17%至601.67亿元,虽然增幅不大,但同样是2018年以来首年度实现正增长。

“尽管2021年营收和利润总额指标超预期,进入平稳区间,但信托行业转型仍没有完全成功,一方面信托传统业务受到压降限额等政策影响,另一方面新业务赢利点并不凸显。”5月17日,中部某省一国有信托公司负责人王斐坦言。

另外,受资本市场发展、资管产品“非标转标”、投资者需求多元化等因素影响,证券投资信托是2021年行业增长最为明显的板块。资金信托投向证券市场的占比自2020年开始大幅提升,2020年底占比为13.87%,同比提升了2.95个百分点;而2021年底占比达到22.37%,同比大幅上升了8.50个百分点,证券投资信托正成为未来信托资产规模中非常重要的构成。

据中诚信托统计,2021年五矿信托、外贸信托、平安信托、江苏信托四家公司证券投资信托规模增速分别为326%、132%、118%、108%,增速是行业前四。有些信托公司更加注重证券投资信托业务的发展,已经成为其重要的收入贡献来源。

“众多信托公司年报弱化了不良率等风险指标阐释。”张洪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梳理2021年,信托行业确实正从融资通道类业务逐步向服务投资类业务转型,资产结构转型比较明显,但信托行业风险出清仍在路上,尤其是资产不良率还维持高位。

房地产类信托成违约“重灾区”

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受个别房企流动性风险影响,房地产行业出现快速降温。“地产”是信托年报中难以避开的话题,也成为摆在眼前的难题。

在经济增长下行和监管收紧的驱动之下,存量资产的风险加速暴露,其中房地产领域成为行业违约“重灾区”。华宝证券最新研报披露,2021年,房地产类信托涉及金额较多,违约风险项目涉及金额约917亿元,占1500亿全部违约金额的61.1%。

图片1

华宝证券认为,有关部门对房地产行业的管控持续加码,融资条件也不断收紧,部分信托公司前期房地产信托业务过快过猛的增长,导致2021年房地产类信托的违约集中爆发。

近日,多位信托行业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2021年信托行业不良率居高不下,主要还是集中在大型房地产类融资项目,而这些融资项目背后都有大型信托机构的身影。这也直接导致信托机构被诉讼缠身,声誉风险陡增。

王斐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信托机构的房地产类融资规模普遍比较大,而这类违约项目有一个特点:一般会有抵押物,即使发生违约,资产也不一定全‘坏到锅里’。这类房地产融资违约项目处置时间较长,容易放大融资方的流动性风险。目前,很多信托机构手里还有不少这类违约项目。”

自2021年以来,伴随着房企爆雷的消息发酵,大部分信托公司都暂停或收缩了地产业务,只有少量存续的信托产品还在持续募集中,新增业务基本全线暂停。

张洪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信托公司接到的窗口指导意见是,2021年末房地产类信托额度不得超过2020年末额度。尽管现在房地产政策有松动,但信托行业本来风险就多,且融资成本比较高,信托房地产类融资不可能再开口子。”

风险项目处置成难点

信托风险项目的处置仍是2021年行业面临的一大难点。用益金融信托网的数据显示,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2021年共计披露违约风险项目280余款,涉及金额约1500亿元。

以武汉金控旗下的国通信托为例,国通信托在2021年报中披露,诉讼标的额在1亿元(含)以上的案件有17件,其中有14件尚在一审审理中,有3件在二审审理中。

如何平衡发展与风险处置的关系?2021年11月,银保监会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信托公司“两项业务”压降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指出,信托公司要统筹“两项业务”(即信托公司通道业务和融资业务)压降和风险处置,持续关注房地产业务领域的风险,确保不因处置风险而产生新的风险。

据公开信息显示,2022 年以来已有多家信托公司入局接手房地产公司项目股权,较为温和地化解现有的存量风险业务。

今年1月,五矿信托接盘恒大地产集团控股的昆明恒拓置业有限公司与佛山市顺德区盈沁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完成后,五矿信托持有上述两家地产公司100%的股权。

今年2月14日,南宁市龙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转让柳州市龙光骏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70%股权,中融信托接手。

有市场分析认为,信托公司参与并购是存量业务的解决方案之一,接盘后正常运营、退出,可以用“时间换空间”。

张洪认为,“2021年,可圈可点的成功处理信托风险项目不多,信托存量项目的风险处置路径并不通畅。信托机构对于违约项目大部分走司法诉讼程序,处置时间周期较长,司法冻结、审判、执行等一路走下来,效果不一定最优。接手股权、参与并购也是没办法中的一个办法。”

(文中张洪、王斐为化名)

责编:杨琳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