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原创 > 正文

钮文新:A股走势算股灾吗?——市场预期管理需要主动持续作为

今天的国际态势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绝非短期,实际上,各路专家和有关部门早已对形势的长期性和严峻性达成共识。金融领域也应该努力去作长期准备,不能只求流动性充足,而要追求长期资本的充足。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不要说“没有出现暴跌就不算股灾”。历史地看,“钝刀子”才是残害市场信心最暴虐的武器,我们的金融管理者必须防微杜渐,否则“哀莫大过心死”。

3月15日A股市场暴跌之后,金融管理各方都出面说话,尤其是金融委会议之后,各方反应积极,市场也出现了一段反弹行情。

但政策以及预期管理的持续性够吗?在中国经济舆论场复杂的当下,我们是不是有必要放弃常态管理的惯性,而更加重视预期管理,主动加大市场预期引导力度?

国家统计局4月18日公布多项宏观经济数据。其中,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27017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说实话,这是很不错的数据。第一,它与去年第四季度相比,环比高出0.8个百分点,说明中国经济正在摆脱底部;第二,去年一季度中国GDP大幅增长18.3%,在如此之高的基数之下,中国今年一季度能够取得4.8%的增长,实属难得,甚至引发境外媒体的一片“超预期”的评论。

但在中国,面对如此数据,部分分析者反而提出负面疑问,比如:为什么GDP增长尚不足5%?然后就是“中国经济难度多大”的一通子唠叨。

其实,面对疫情的突如其来,决策层已经多方面采取措施。比如,国务院常务会议几乎每周都在给出新措施,有专门针对疫情的,也有针对全年经济目标的。但一些分析人士似乎无视正面信息,甚至非要把好数据、好政策逆向解读为股市下跌的原因。

基于此,有关部门有必要抽调人员,组成专门的“市场预期管理指导小组”,收集各路信息并及时对外发布信息,对各种经济行为、现象、问题和数据提供具有说服力的解释。预期管理如果没能得到应有的重视,没能做到应有的主动、持续、有效,如何应对如今复杂多变的中国经济舆论场?

此外,相关部门的金融管理者要更加重视长期资金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关键性作用。今天的国际态势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绝非短期,实际上,各路专家和有关部门早已对形势的长期性和严峻性达成共识。金融领域也应该努力去作长期准备,不能只求流动性充足,而要追求长期资本的充足。

所以,金融管理者有必要尽快转变观念,大力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长期资本金融为主,短期货币金融为辅;股权资本金融为主,债务资本金融为辅”的金融市场。

责编:姚坤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