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人口老龄化加速

渐进式延迟退休试点是否需要再扩围?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程度日渐加深。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王红茹丨北京报道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程度日渐加深。

为应对老龄化,2月21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共39条,涉及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公办养老机构数量、“子女网上下单、老人体验服务”的生活服务新业态、规划布局10个左右高水平的银发经济产业园区等多方面内容。

关于“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规划》指出,尽快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促进和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等。

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在山东、江苏两省试点之后,预计何时会全面推开?如何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如何让中小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日前采访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上海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汪泓。

52

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是否需要扩大试点?

从国际上来看,延迟退休年龄是世界各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普遍做法。

近几十年来,诸多国家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退休年龄。目前,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退休年龄普遍在65岁以上。我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为男职工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

“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人均预期寿命是50岁左右,女工人退休年龄是50岁,女干部是55岁。现在全国的预期寿命已经达到77.9岁,增长了近30岁,人均预期寿命大大延长。尤其是经济水平较发达的城市,例如上海女性人均预期寿命已达到85岁。”汪泓说。

同时,职场普遍存在就业年龄歧视问题,最为典型的就是“35岁现象”。35岁似乎成为应聘年龄的一道屏障。

汪泓认为,当下热议的职场“35岁现象”,本质反映的是就业问题,与延迟退休政策也有关联。“在人均预期寿命大大延长,人均受教育年限大幅增长的背景之下,人力资本随年龄增大而递减的效应减弱,实施延迟退休政策可以更好地发挥教育所带来的人力资本价值。”

无论是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大大延长带来的老龄化,还是职场存在的“35岁现象”,“十四五”期间“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有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

目前,山东、江苏两省均已推出相关方案,开始进行试点。

2020年1月初,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进一步规范企事业单位高级专家延长退休年龄有关问题的通知》,首次落地延迟退休政策。

2022年1月30日,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印发《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到,经本人申请、用人单位同意,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备案,参保人员可推迟退休,推迟退休的时间最短不少于一年。

此前在2021年9月底,31省份延迟退休征求意见已经全部结束,各省份正在制定延迟退休试行办法;陕西省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落实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从方案决策到方案实施以及试点推广,延迟退休的步伐已经渐行渐近。

汪泓建议,进一步扩大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试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模式。“建立退休年龄、工龄与退休待遇的联动机制,通过精算确定不同年龄退休时养老金待遇的给付标准,并综合考量劳动者实际工作年限、所从事行业、技术职称、特殊贡献甚至物价水平等因素。通过试点,待制度运行相对成熟后,再逐步推广到全国。”

“可以预料,接下来将有更多城市积极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全面落实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汪泓表示。

如何推进中小民营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

《规划》提出大力发展企业年金,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引发广泛关注。

企业年金是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企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共同组成了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三大支柱。

任泽平撰写的《老龄化研究报告2022》指出了三大支柱存在的问题。

他指出,从总量上看,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约10亿人,养老金总储备达13万亿元,参保率超过90%,但整体储备不足,养老金收支矛盾日益突出。

从结构上看,第一支柱占比近70%。我国养老金体系建设起步较晚,养老金第一支柱加上全国社保基金占比近70%,覆盖广;第二支柱占比约30%,民营企业参与意愿低;第三支柱仍在探索,账户制和成体系的税收优惠政策尚未出台。

在汪泓看来,目前我国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覆盖10亿人,占比64.3%,“一支独大”现象比较严重,存在结构性问题,使支付压力逐渐增大。

企业年金作为养老金第二支柱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短板。

“企业年金制度自2004年正式实施运作以来,截至2020年,企业年金只覆盖了2700多万人,企业覆盖率不到0.5%,职工覆盖率不到10%,在三支柱中占比31.4%。” 汪泓说。

我国中小企业数占总企业数的九成以上,如何让中小企业建立企业年金是促进企业年金发展的重中之重。

近日,上海市人社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本市企业年金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其中明确,上海市将在三个方面加强制度和机制创新,探索企业年金制度和配套机制。

《指导意见》指出,试点开展由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虹桥商务区、五个新城等片区统一发起建立人才企业年金,驻区企业自主确定参加片区人才企业年金;维护劳务派遣员工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探索建立劳务派遣人员企业年金。

日前,“临港新片区人才企业年金计划”正式启动。“上海临港新片区率先试点探索全国首个片区人才企业年金,将进一步加强对人才的中长期激励,增强临港新片区人才吸引力、凝聚力和竞争力。”汪泓表示。

无论是事业单位为编制外人员建立企业年金,还是探索建立劳务派遣人员企业年金,上海在企业年金方面探索出了一条新路。但是,企业年金在覆盖大量中小民营企业方面,仍存在一些困难。如何推进中小民营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

汪泓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要降低准入门槛,先让中小企业把企业年金制度建立起来,有了这个制度的基础,才能接续发展。

其次是进一步完善个人账户管理。目前,在个人账户管理方面,还是缺乏明确机制,使职工想缴纳但是怕缴纳,担心如果工作发生了变动,个人账户的转移接续工作能否跟上。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个人账户管理工作,例如,可以建立起网上平台,让职工可以通过平台进行年金缴纳、账户信息查询等。个人账户看得见,年金才能放心缴。

第三,解决中小企业缴纳企业年金的问题,关键在于中小企业自身经济发展。建议推动中小企业践行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发展理念,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培养,政府加大税收减免政策等,引导多方力量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改善了地区间收支不平衡问题

从今年1月开始,我国实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养老保险司副司长亓涛此前介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自上世纪90年代建立以来,从县级统筹起步,逐步提高统筹层次。2020年底,各省份都实现了基金省级统筹统支,解决了省份内地区间基金负担不均衡的问题。

但是,由于我国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年龄结构等存在差异,各省份之间养老保险基金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一些省份基金结余比较多,一些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重的省份,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压力比较大。

2018年7月,我国建立实施基金中央调剂制度,适度均衡了省份之间养老保险基金负担,迈出了全国统筹的第一步。2018—2021年,中央调剂制度实施的4年间,共跨省份调剂资金6000多亿元,其中2021年跨省调剂规模达到2100多亿元,有力支持了困难省份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在汪泓看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改善了地区间、城乡间、行业间收支不平衡的问题。

2021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比例提高到4.5%,调剂总规模达到9300余亿元。其中,广东、北京、浙江、江苏、上海、福建、山东等7个省市,养老金缴拨差额最多,重点支持收支矛盾突出省份,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省份辽宁、黑龙江等共22个地区净受益金额超过2100亿元。此外,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截至2020年末,中央层面共划转93家中央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国有资本总额1.68万亿元。

2021年底,全年基金总收入6.8万亿元,总支出6.3万亿元,年底累计结余6.8万亿元,基金运行总体平稳。

“养老金全国统筹,使资金在全国范围内可以互济余缺,有利于发挥基金的规模效应,增强养老金的支撑能力,从而确保了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更能实现老年人的权益保障。”汪泓表示。

更为重要的是,养老金全国统筹,通过调节养老保险缴费费率,减轻了企业负担。

“一直以来,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养老基金结余多,养老保险缴费费率较低,企业负担较轻。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为了弥补基金缺口,养老保险缴费费率较高,企业负担较重。这就造成恶性循环,一些企业愈发青睐东部地区,不愿意到中西部发展,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马太效应’。实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可以有力缓解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基金运行压力,为降低缴费费率,减轻企业负担提供了空间。” 汪泓说。

此外,养老保险“全国一盘棋”,打破了地区之间的利益壁垒,不仅消除了养老保险待遇流动的羁绊,也让无需办理转移接续成为可能。

“实现全国统筹后,养老保险有望在全国范围内无需转移,大大方便人员跨地区流动就业,有效节省时间和经济成本。” 汪泓表示。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2年第6期)


2022年第6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22年第6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