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原创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姚顺武:加大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提高农民信用意识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见习记者 伍素文) 近年来,安徽省黄山市坚持以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推动建设“信用好、产业强、治理优”美丽乡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深渡镇党委委员、大茂社区党总支书记姚顺武在《关于纵深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中就总结了黄山的经验,包括在歙县整县推开的基础上,同步选派金融村官、组建产业发展服务团、出台金融支持政策、成立“金融纠纷调解室”等。

图片8

针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姚顺武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加大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高度关注和持续推进力度。推广安徽省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模式,在国家层面进一步完善相关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推进信用信息归集采集,形成农户信用档案,推动政府、银行、农户三方联动,形成合力,不断提高农民信用意识,纯洁农村社会风气,优化农村信用环境。

二是从中央层面打通个人征信数据信息归集通道。个人征信信息是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至关重要的数据之一,建议中央有关部门按照《征信业管理条例》相关章程,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将征信数据与安徽省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服务平台互联互通,保障信用主体评级数据的完整性和评级结果的准确性。

三是加强对地方法人机构的政策支持。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等地方法人机构是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力军,是实现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金融推动力。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点多面广,资金、人力成本高,风险抵补能力弱。建议放宽支农支小再贷款信用政策,弥补地方法人机构押品不足问题,增强涉农资金投放量。进一步强化不良贷款处置财税优惠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差异化监管政策,引导地方政府国有资本注资地方法人机构,增强地方法人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能力。

四是支持县域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用数字化引领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建议将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大数字乡村建设发展投入力度,在有关发展专项资金中,切块用于数字乡村建设。出台与数字经济相关的乡村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用信贴息等激励政策。巩固拓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成果,鼓励和支持地方金融机构创新适农信贷产品,引导数字普惠金融向农村延伸,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有力金融支持。

五是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加强信用文化推广。信用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在农村文化振兴中,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参与信用文化建设,建议从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激励政策,鼓励各地深入挖掘弘扬具有诚信文化的民俗、非遗、家风家训,让群众在寓教于乐的同时,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六是加强乡村基层治理。以信用治理为牵引,一体嵌入自治、法治、德治,建立健全乡村党组织网格体系,配强网格队伍,推行信用网格化管理和服务,把信息采集、乡风文明评议与为群众办实事结合起来,切实转变基层干部工作作风,常态化入户走访,变上访为下访,统筹做好思想教育、矛盾调解、关心关爱等工作。探索基层治理工作与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服务平台对接,推进乡村治理数字化、智能化,形成共建共享共治的乡村治理格局。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