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现场直击冬奥会城市服务

18万人值守,医疗、气象、安全应急全都有

北京冬奥会以创意、浪漫惊艳世界。在这背后,离不开成千上万名工作人员、志愿者的默默付出。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侯隽  肖翊  周琦︱冬奥会现场报道

北京冬奥会以创意、浪漫惊艳世界。在这背后,离不开成千上万名工作人员、志愿者的默默付出。

2月5日,在2022北京新闻中心城市服务保障专场新闻发布会上,2022北京新闻中心主任徐和建表示,为了全面落实“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在做好疫情防控条件下高水平开展城市服务保障工作,“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实现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城市服务保障高效顺畅,为举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提供强有力支撑”。

据悉,医疗保障方面,本届冬奥会,北京赛区和延庆赛区共设置了88个医疗站,比赛场馆医疗保障人员1300多人,安排18家定点医院实施精准分类收治,并全力打造冬奥村综合诊所。

交通服务方面,北京市设置奥林匹克专用车道,保障奥运车辆优先通行,并完成交通无障碍设施升级改造。北京市交通委二级巡视员商万友表示,北京交通部门设立冬奥保障道路设施应急备勤点70余处,备勤人员1300余人,抢险机械设备800余台套,遇有极端天气和突发事件,能够迅速应对。“我们加大城市公共交通保障力度,通过加密车次、延时运营、加开临时运力等措施,合力保障市民出行。同时,运用北京MaaS一体化交通出行平台、新媒体、室外电子屏等传播频道,广泛发布实时交通信息,引导群众减少出行、安全出行。”

冬奥会城市运行及环境保障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副主任张岩在发布会上表示,北京市制定印发了冬奥城市运行保障总体方案,从“点、线、面”划分为核心保障区域、重点保障区域和一般保障区域,分别制定了保障目标,建立健全冬奥会城市运行体系,着力提升城市公共设施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冬奥会期间,全市城市运行各领域保障人员18万人,参与冬奥城市运行和环境保障5万余人,全面保障城市运行安全。

112-4

张家口赛区

112-3

2022北京新闻中心用餐区,每个用餐位置被透明隔板隔开。

112-2

2022北京新闻中心的VR体验区

112-1

张家口赛区冬奥氛围浓厚

2月2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探访张家口赛区。

张家口赛区火炬台选址于太子城冰雪小镇中心广场内,周边分布有太子城高铁站、张家口颁奖广场及太子城冰雪小镇的中心商业设施,是张家口赛区游客集中的区域,也是北京冬奥会期间各客户群抵离经过的重点区域。在这里,冬奥元素、京张高铁元素、京张铁路元素、桥东历史文化融为一体。

作为张家口赛区最早开始冬奥会比赛的场馆,云顶滑雪公园2月3日就开始了冬奥比赛。据了解,云顶滑雪公园每条赛道周边均设置了FOP医疗站(赛道医疗站),以初步包扎固定、救援和转运为主。“黄金救援时间是4分钟,经过4年多的滑雪及急救培训,我们已具备4分钟到达运动员身边,并开展救治及转运的能力。”北京2022年冬奥会滑雪医疗保障梦之队云顶组成员齐志民说。

正是这些努力,为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月20日,北京冬奥组委举行的赛事总结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冬奥组委主席蔡奇表示,北京冬奥会成为一届简约、安全、精彩,必将载入史册的奥运盛会。

“北京冬奥会赛事组织体系运转顺畅,比赛精彩纷呈,为参赛运动员营造了专业、公平的竞赛环境,给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和美好回忆。冬奥氛围浓厚,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冬奥文化活动,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向全球展示了北京作为首个‘双奥之城’的独特魅力。服务温馨周到,坚持‘三个赛区、一个标准’,精细做好餐饮、交通、医疗等服务保障,为各客户群提供了良好的参赛体验,展现了中国人民热情好客的风范。”蔡奇说。

(本文图片均由 《中国经济周刊》 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摄)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2年第3、4期)


2022年第3、4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22年第3、4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