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揭秘冬奥焰火背后

采用“双保险”系统,确保每一个焰火“弹无虚发”

采用“双保险”,确保燃放“万万无一失”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郭志强︱湖南报道

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馆举行,焰火在“鸟巢”上空绽放。

再次结缘奥运的湖南浏阳烟花用“漫天雪花”呈现冬的风韵,用“蒲公英”诠释春的活力,用“迎客松”展现中国人民的热情…… “迎客松”等特效烟火在“鸟巢”绚烂绽放,将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推向高潮。

正是为了这绽放的一瞬间,冬奥会开幕式焰火燃放现场总指挥钟自奇和团队“摩拳擦掌”了7个月。

101

100

焰火打出“迎客松”到底有多难?

开幕式上,一棵由焰火组成的“迎客松”绽放在“鸟巢”上空,姿态优美奇特,造型逼真有型,一侧的枝杈伸出,似在展臂欢迎世界各地远道而来的客人,传递出中国热情、开放、好客的文明风度。

“与2008年奥运会的烟花燃放不同,此次冬奥会的焰火燃放重在一幅幅画面的重构,而夏季奥运会焰火燃放重在气氛烘托。”冬奥会焰火表演的技术总负责人、东信烟花集团副总经理刘勇章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表示,冬奥会焰火创意围绕雪、冰、白色等冬季元素展开,焰火在空中出现的一幅幅画面都是多个单一产品组合而成。

“冬奥会现场营造的是一个‘北国风光’的概念。一棵白雪皑皑中的迎客松出现在‘鸟巢’上空,象征着热情与包容。”据刘勇章介绍, “迎客松”是基于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演出现场燃放的“常青树”特效烟花创新而来,“迎客松”设计到底多高多大,前后经过反复试验才被确定下来。

“‘迎客松’特效烟花是整场焰火燃放中最难、最复杂的。”冬奥会开幕式焰火燃放现场总指挥、东信烟花集团董事长钟自奇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三波次焰火燃放,“迎客松”特效难度最大。为保证“迎客松”烟花避开“鸟巢”钢梁完美绽放成型,研发团队对传统焰火产品加以改造。

钟自奇和团队根据“迎客松”需要发射的高度,编排设计好产品在空中爆炸的各个爆炸点,用3D技术模拟出“迎客松”在空中完美成型的画面,经过反复试验和编排,最终实际燃放效果和电脑模拟效果完全相同。

钟自奇透露,“迎客松”特效烟花的布置点位在“鸟巢”上的覆盖面达到了200平方米,但因为“鸟巢”顶上钢梁纵横交错,无法达到在地面燃放时的完整直线,“研发团队为此研发出可转动、调节角度的卡具,使‘迎客松’在‘鸟巢’钢梁上的布点形成基本的水平面,以保证完美成型。”

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焰火总设计蔡国强表示,“迎客松”也算冬奥会开幕式的一个小创意,但是要打出“迎客松”并不容易。

开幕式焰火执行设计及技术总监蔡灿煌揭秘说:“绚烂的迎客松烟花在‘鸟巢’上方绽放,松针之所以能逼真有型,是因为在传统的烟花产品上进行了一定改造。虽然只有十几秒,但它由将近1500发弹组合成,每一发弹时间节点跟高度都需要控制。”

102-2 冬奥会焰火燃放工作人员正在检查现场设备、测试点火信号

冬奥会焰火燃放工作人员正在检查现场设备、测试点火信号

102 东信烟花团队正在“鸟巢”顶部安装焰火固定发射装置卡具

东信烟花团队正在“鸟巢”顶部安装焰火固定发射装置卡具

采用“双保险”,确保燃放“万万无一失”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用满天璀璨生动诠释“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奥运主题,到今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高空特效焰火,钟自奇带领的东信烟花与奥运结缘已久。尽管经验丰富,但直到焰火腾空的前一秒,钟自奇和他的团队一直都“捏着把汗”。

2月4日晚开幕式现场,钟自奇的眼睛一直紧盯着电脑屏幕,生怕出现一丝纰漏。当最后一发礼花弹射向高空,释放出华丽的烟花,他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焰火带来了惊艳的视觉效果,但燃放安全更是首要保障。”钟自奇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为确保焰火燃放期间场馆内人员及‘鸟巢’附近建筑物安全,我们对焰火产品的火星下落、炸开面积、升空高度、落火情况均进行了反复评估和试验。”

一般而言,焰火都配有一个普通的发射架,放在地上就可以直接打。焰火发射产生的后坐力也会带来震动,如果发射架固定得不够紧,就容易有火星掉下来。

“当时气温低至零下,在钢梁错落的‘鸟巢’顶部施工,尤其是冰雪天气,施工效率低,这给团队带来不小挑战。”刘勇章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由于焰火燃放发射架装置本身的震动和不稳固也会影响发射轨迹的变化,所以我们在‘鸟巢’钢梁上的焰火装置上专门做了一套固定发射装置的卡具,这样就可以确保发射时的稳固性。”

2月4日冬奥开幕式前夕,北京的室外温度低至零下6℃,钟自奇和施工人员还在紧张地检查现场设备、测试点火信号、核对流程环节,丝毫不放过任何细节。

除了克服“鸟巢”顶部恶劣的施工环境,焰火燃放过程中如何解决点火失败、哑弹等风险点都是钟自奇和团队反复考虑的问题。

钟自奇表示,与过去的大型焰火燃放不同,冬奥焰火燃放全程采用100%“双保险”技术,旨在确保焰火燃放做到“万万无一失”,确保燃放过程中弹无虚发。

刘勇章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为了保证冬奥会的焰火“弹无虚发”,点火设备都采用了“双保险”——一套系统点火失败,另一套备用系统将在10毫秒间隔自动点火,以杜绝因为寒冷导致线路短路产品燃放失败的情况。这套“双保险”系统真正让冬奥焰火燃放可以做到每个焰火弹准确无误发射。

2月20日晚,随着奥林匹克主火炬在歌声中缓缓熄灭,鸟巢上空绽放出“ONE WORLD”和“ONE FAMILY”的中英文口号,这与开幕式上的“迎客松”首尾呼应。

对于闭幕式焰火效果,东信烟花相关人士透露,闭幕式焰火采用高空和低空相结合的方式,打出来的焰火效果更有层次感,焰火燃放最为重磅的造型为中英文的“天下一家”,寓意着大团圆,也表示冬奥圆满落幕。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2年第3、4期)


2022年第3、4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22年第3、4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