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区域 > 内蒙古 > 正文

棚式鱼塘养出新希望

在大棚里种菜养花不是个新鲜事,但大棚养鱼怎么养?收益如何?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古城镇西黑沙图村“解锁”这一新模式,成功在废弃牧场里养起了鱼,每年两到三季的养殖周期让产量翻了一番,开辟增收新空间的同时,更是对传统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进行了有益探索。

mmexport1641454993385

走进托克托县古城镇西黑沙图村的水产养殖温控大棚基地,巨大的钢网结构式大棚格外引人注意,白色塑料薄膜被整齐地收拢在棚子的顶端,棚子下方是一个个独立的鱼塘。“别看这个大棚面积不大,里面5个鱼塘可以养两万斤鱼呢”,鱼塘负责人李文俊介绍道。因周边的人得知这里的大鱼多,又可以冰钓,前来买鱼和冰钓爱好者人络绎不绝。目前,鱼塘里养殖的种类有鲫鱼、鲤鱼、白鲢、金丝皖(俄罗斯品种),下一步打算引进罗非鱼、金钟鱼、桂鱼等新品种。

mmexport1641454995480

李文俊养鱼的故事,还要从2017年返乡创业开始说起,西黑沙图村位于托克托县与和林格尔县交界处,该村土质为沙土,水利条件差,靠天吃饭,全村经济发展落后。过去十年九旱,农业收入微薄,虽然后来争取到了黄灌项目,但由于土地坡度较大,无法得到充分浇灌,土地效益和水资源利用率不高。李文俊返乡后,深深感受到村民生活的不易,主动带头修复了村内闲置的多年损坏较重的小二型水塘,蓄水实施滴灌,并进行水产养殖,探索休闲垂钓,不止变废为宝,还使约3000亩旱地变成水浇地,废弃地变成重要源泉。随着350多位村民收入逐年增加,从没有滴灌前的人均收入三、四千元达到了现在的九千多元,亩均增收400元以上,村民们纷纷表示:“小鱼塘解决了大问题。”冬季来临,一个个蓝色的、粉色的小帐篷坐落在池塘冰面上,像是冰面上开满花朵。据现场资深垂钓者祥哥介绍,他已经连续在这里住了10天了,这里风景好还容易出“大货”,一边说一边展示着自己的成果,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李文俊充分利用新媒体宣传平台和个人人际资源,周边市、县前来垂钓的人越来越多。 

截至目前,李文俊在经营露天鱼塘的同时探索新发展思路,投资30万元购置了塘坝旁边一处废弃20年的养殖场,积极发展休闲服务业,在场内建起了便民餐厅联合水产养殖温棚,小试牛刀后,两到三季的养殖周期让他信心倍增,不但自己的综合种养殖收入达到了120万元,也带动了10名村民跟着足不出户就挣到了“零花钱”,原本闲置多年的资源在李文俊的打造下,成为集聚人气,带动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Screenshot_20220106_154122

丰硕的成果着实让这个农家汉子的创业前景有了新目标,从废弃牧场到鱼塘养殖、从鱼塘再利用供应旱地膜下滴灌,再到休闲垂钓、大棚养殖.......逐渐被他摸索出了新路子,下一步,李文俊将继续实施鱼菜共生项目,在温棚内将养鱼的肥水用于蔬菜无土栽培,蔬菜吸收完养分的水又将进入鱼池实现循环利用,使废弃塘坝变成了能产生较大效益的聚宝盆,不但可以养鱼也使村里旱田变水田。并将逐步发展打造出农家乐休闲垂钓、农园采摘为一体的休闲娱乐圣地。

正是在数位像村民李文俊这样带头人的带动下,西黑沙图村里陆续有了5家合作社和数位带头人,在西黑沙图村民的共同努力下,2019年西黑沙图村被市政府确定为“乡村振兴示范村”,被农业农村部等5部门共同评定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美丽乡村走向振兴的画卷在这里呼之欲出。(通讯员:乌力更)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