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原创 > 正文

新能源车|车企按下“脱碳”加速键

此外,奥迪、通用、丰田、本田等国际车企也都作出了类似承诺。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吕江涛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对世界的承诺。

世界资源研究所(WRI)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的碳排放总量中,交通运输是仅次于发电和供热、制造业和建筑业用能的第三大领域,这3个领域合计碳排放占比超过70%。而同时与这3个领域相关的汽车行业,被认为是减少碳排放至关重要的一环,为达成“双碳”目标,汽车产业必将迎来深刻重构。

目前,国内外主流的节能减排措施便是生产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逐月走高,汽车厂商的批发渗透率从1月份的约5%增长到11月份的19.9%,增长速度超过了此前业内最乐观的预期。

1VU03Z~7

 

从“政策驱动”到“市场驱动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11月份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今年前11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2.3万辆和299.0万辆,同比均增长1.7倍,市场渗透率为12.7%。

业内普遍认为,高增速的推动力并非来自政策因素,2021年是新能源汽车真正的市场化元年。华西证券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崔琰说,今年新能源汽车由政策驱动逐步转变为供给驱动,供给端的车企推出越来越多优质车型,进而带动销量提升。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近日也表示,虽然汽车整体产销下行压力较大,但是行业仍然不乏亮点:一是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依旧旺盛,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接受度越来越高,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二是汽车出口同比保持高速增长;三是中国品牌乘用车份额同比连续8个月保持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不再仅限于几个头部企业“撑场面”,而是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乘联会公布的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排名显示,在11月份批发销量突破1万辆的企业有14家,数量较前期大幅增加,传统车企已经逐渐回归前列。相比于新造车势力,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转型受到多方面制约,但是在资金投入、研发能力、销售网络和基盘用户等方面,传统车企有着明显优势,这为后程发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而新能源汽车不仅在国内“开花”,在出口方面也逐渐成为重要力量。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强势增长,既有特斯拉中国基地大规模出口的促进,也有中国自主品牌主力车企对欧洲出口的暴增。

按照目前新能源市场的发展态势,明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或会带来更多惊喜。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22年新能源车型销量有望达到500万辆。而根据2020年12月份颁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的目标是达到新车总销量的20%,如果2022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达到500万辆,这一目标有望提前三年实现。

推动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绿色发展

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已经有11家车企提出了明确的碳中和时间表。大众汽车集团的碳中和愿景是,从供应链、生产制造、产品使用直至产品生命周期结束,通过全产品生命周期碳减排,到2050年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碳中和;戴姆勒计划到2022年在欧洲实现乘用车生产的碳中和;沃尔沃于2019年发布“2040环境计划”,希望能够在2040年成为全球气候零负荷标杆企业,实现碳中和。

此外,奥迪、通用、丰田、本田等国际车企也都作出了类似承诺。

国内企业中,也已经有很多车企启动了有关碳中和的相关企业规划。例如,比亚迪在今年2月份宣布,将正式启动企业碳中和规划研究,对汽车尾气排放做三个“1/3”减法,助力零碳目标。

但对于汽车产业来说,以碳中和为目标,意味着需要从前端的能源供应,到中端的生产制造,再到后端的尾气排放等各个环节加以改进,有效降低碳排放。由于汽车产业链比较长,汽车行业的碳中和被认为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役。

据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分析,除了用车阶段排放,汽车行业碳中和挑战的主要战场很大一部分在于供应链。汽车行业的排放主体主要集中在非车企主体,上游和下游总计排放占比超过95%,完成车企自身的绿色革命还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为此,部分整车厂已经开始与供应商交涉碳中和规划事宜,一些车企在对供应商的询价单中已明确要求,成为其供应商的前提就是——到2023年在欧盟、2025年在全球完全采用绿色电力,且25%的材料需回收再利用;也有一些车企在询价单中提及,其供应商须在2021年就完全采用绿色电力,实现其全链条零碳目标;更有甚者在意向书里对供应商提出了强制性要求。

近日,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杨大勇在2021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上表示,长安汽车和供应链成员单位将积极推动减碳进程,过去选择供应商往往是看能力、质量、成本等方面,下一步会加大对其他方面的要求,特别是“双碳”方面。“比如说在制造零部件时,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将会成为未来指标,我们会给供应链企业每年制定一系列的目标计划,当达不到目标时可能会终止合作。”

通过相关企业的举措可以窥见,汽车供应链全生命周期减碳雏形已经初现。

值得一提的是,政策层面也在引导汽车产业加强产业链联动。今年8月份,工信部答复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1259号(工交邮电类175号)提案时称,将联合相关部门加快建立健全汽车碳排放标准体系建设,同时将探索建立包括汽车整车、重点零部件、车用材料、燃料、资源综合利用等在内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标准体系。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1年第24期)

 


 

2021年第24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21年第24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