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原创 > 正文

职业教育|如何走向职教强国?

2021年政策改革的春风吹来,正使得职业教育成为当下热门议题。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郭志强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急需一大批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新时代呼唤新的职业教育。

2021年政策改革的春风吹来,正使得职业教育成为当下热门议题。

027

026

春风拂面

2021年以来,“职业教育”成为网络热词。在诸多利好政策加持下,职业教育即将迎来发展黄金期。

中国教育科学院职业与继续教育研究所聂伟博士用三个“前所未有”来形容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之高前所未有,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职业教育面临的重大发展机遇前所未有。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他要求,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8月17日,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需要高素质劳动者,只有促进共同富裕,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升人力资本,才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基础。

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技能型社会,弘扬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综合研究专家张家勇表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由之路,也是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

029

028

难点

职业教育领域对《意见》中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表述尤为关注。

2021年10月,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邓志革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这些政策都是利好职业教育发展。但是职业教育不同于学科教育,职业教育最终要解决企业用人的问题,如何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就需要企业参与进来。

探索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一直是职教行业的痛点,学校和企业犹豫观望,社会力量参与和举办职业教育动力仍显不足。

多位高职院校校长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推进产教融合最大障碍是混合办学边界不清楚,公办学院最怕公和私混在一起。

2021年10月,一所公办高职学院党委书记邓飞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职业院校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困扰我们的还是产权边界问题。混合所有制办学对职业教育多元渠道发展有很大帮助,但宏观政策的边界仍不清楚。”

以合作办学为例,一些高职院校与社会资本、投资方商量,联合办二级学院,鉴于产权问题,社会资本多对此兴趣不大。不管是联合办产业学院还是设立教学基地,产权问题多无法落到混合所有制层面,这也导致校企合作往往仅停留在人才订单类合作层面。

近两年,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制度改革已在江西、安徽等多个省份开始试水。

“几乎每个职业教育领域文件都在提,鼓励社会力量和公办职业院校合作办学,这确实可以改善职业教育的基础设施,比如共建实训基地、产业学院,但是大家最关心的还是边界问题。”另外一所公办高职院校院长戴忠告诉记者,没有明确立法规范,学校稍不注意就容易涉及国有资产流失和办学行为不规范的问题。

曹德旺曾经说过:“现在的年轻人宁愿送外卖也不愿去工厂,上一辈人以当工人为荣,但现在的年轻人以进工厂为耻!福耀招工,四五千都没人乐意来。”

采访中,一所面向铁路行业的高职院校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当职业教育从“别人家孩子的事”变成“自家孩子的事”时,换言之,就是大家愿不愿意送自家孩子上高职院校,这个思维转换了,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就解决了。“当前,我们一些高职院校办学者在给学校命名时,千方百计把‘技术’‘职业’等字眼去掉,这是有悖办学初衷的。办学者自己都将职业教育低看一等,怎能强求改变外界的眼光”。

突围

“大国工匠,国家就需要你这样的人。”2021年6月29日,在颁发“七一勋章”时,习近平总书记对71岁的“钢铁裁缝”艾爱国说。

高质量发展急需一大批像艾爱国这样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这是新时代对职业教育寄予的期许。

2021年人社部发布的《2021年第二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100个职业排行》中显示,总体求人倍率(招聘需求人数与求职人数的比值)从一季度2.73上升至2.97,市场总体供求关系仍偏紧,高技能人才短缺现象较为明显。

2021年,教育行业风起云涌,但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一直是众所期盼。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有利于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据一位合作车企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国内部分汽工职院学生不出校门,就能接触到汽车主机厂的主力车型,甚至一些车企在新车上市前3个月,就会主动把最新车型送到学校组织学生培训实操。

2021年10月23日,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系统分公司总经理彭再武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现在各个制造型企业,急需高技能型工匠人才,像高级焊工或者其他特殊工种,薪酬是非常高的。现在职业院校培养的一些素质较高的学生可以走这条路线。”

多位职业院校负责人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认为,产教融合目标就是要培养企业需要的技术人才。教学实践中,要把企业岗位标准融入到学校人才培养的标准当中。此外,从资源的同步性看,企业生产中的资源应该变为学校教学资源,而且要实现同步,否则学校培养的人才容易与企业需求脱节。

怎么吸引孩子读职业教育?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苏华表示,加大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尊重与认同。一是加强正面宣传,二是加大技术技能人才的薪酬激励力度,三是逐渐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

数据表明,职业教育的吸引力逐步提升。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发布的《2020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称,在“十三五”期间,特别是2019年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职学校初具吸引力,高职吸引力稳步提升,中高职学生就学满意度不断提高,雇主对毕业生职业意识、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评价大幅提升。

《意见》中还提出,国家将职业教育工作纳入省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各省将职业教育工作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这无疑将对职业教育发展起到不小的推动作用。

畅想职业教育未来发展蓝图,邓志革认为,今后的职业教育将是“‘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当地离不开,是说学校要服务好当地经济发展,所在的地方离不开;业内都认同,是说我们举办的专业和学校,要得到业内认可,要有行业地位;国际可交流,即职业教育要走向国际,在国际上可以交流”。

(戴忠、邓飞为化名)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1年第24期)


2021年第24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21年第24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