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原创 > 正文

绿色金融|绿色金融走在国际第一方阵

全球最大的碳市场在中国启动交易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孙庭阳

2020年,中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是现阶段金融业承担的重要历史使命。

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强调,金融系统要进一步主动担当作为。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支持煤的清洁高效利用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保障能源安全,推动实现“双碳”目标。

在我国,银行是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实现“双碳”目标,银行业成效如何?资本市场又是如何支持“双碳”目标愿景的?碳市场启动交易又意味着什么?

060

 

绿色信贷增长21%,跑赢整体

绿色发展领域成为信贷支持新重点。

3月2日,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介绍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情况时说,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银保监会要着力做好的工作中,包括完善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更加精准支持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

《巴黎协定》确立了2020年后国际社会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框架,提出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幅度努力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据测算,在《巴黎协定》目标下,今后30年内,我国大约需要138万亿元的绿色低碳投资。绿色金融需求巨大。

在央行2021年工作会议上,“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励机制”被列为一项重点工作。要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发展领域倾斜,推动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为排碳合理定价。逐步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明确金融机构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

4月20日,央行行长易纲在博鳌论坛视频演讲中说,已经联合相关部门,从促进资金流入绿色行业和领域、促进跨境绿色资金流动等方面,完善绿色金融顶层设计。

4月21日晚间,央行等三部委发布《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三部委表示,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在调结构、转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11月19日,银保监会公布,截至2021年9月末,中国21家主要银行机构绿色信贷余额达1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1%以上,按照信贷资金占绿色项目总投资的比例计算,预计每年减排二氧化碳当量超7亿吨。

据央行公布的数据,2021年前三季度,我国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4.7%。与上文数据对比可知,中国21家主要银行机构绿色信贷余额增幅,跑赢全部金融机构6个百分点以上。2021年上半年,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7.4%。

在2021年半年报中,一些银行披露了绿色金融数据。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上半年发放贷款和垫款增幅分别是7.37%、7.78%和9.02%。而3家银行投向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的贷款余额,分别较上年末增长16.73%、16.65%和16.44%。他们对绿色贷款发放增幅均超过各自整体贷款发放。

一些银行在绿色贷款上持续发力。例如,浙商银行2020年绿色贷款增长45.75%,2021年11月末,比年初又增长了23.14%。

002-

 

资本市场追捧新能源行业

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有近35万家经营含“碳捕捉”“碳封存”“碳减排”等相关业务的企业。从地区分布来看,广东企业数量排名第一,超3.6万家,占比10.4%;江苏、山东分别位居二、三位,企业数量分别约3.1万家、2.8万家。

实现“双碳”目标愿景,资本市场的支持成效,数据最有说服力。

4月16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回顾“十三五”期间在绿色金融领域成效时说,在“十三五”期间,绿色低碳企业通过首发、再融资等方式累计募集资金1.9万亿元。新能源等战略新兴行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金额为2.9万亿元。2016年至2021年2月底,累计发行绿色主题公募基金96只,存续规模2219亿元。

科创板2019年7月开市,上市名额是宝贵的资源。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17日,在科创板上市企业中,属于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的企业占比达21%。

在主板市场,2021年也诞生了千亿市值的新能源电力公司。

6月10日,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三峡能源”,股票代码“600905”)正式登陆A股,创出多个纪录。上市募资227亿元,是国内电力史上最大的IPO,上市首日市值破千亿元,成为当时A股新能源电力上市公司市值最高的股票。

三峡能源招股书披露,公司围绕“风光三峡”和“海上风电引领者”的战略目标,将新能源作为第二主业打造,并将海上风电作为战略核心进行布局,大力开发。

接近三峡集团人士透露,预计到2021年底,三峡集团海上风电装机将达到全国第一、世界前三。

三峡能源在发行时受到机构追捧。有2428 家投资者管理的9545个配售对象参与了三峡能源的询价报价过程,最后获得配售的机构投资者中,既有如国华人寿等大型保险公司,也有如易方达、华夏等龙头基金公司。

8月30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基金业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上演讲时表示,基金业已成为服务实体经济和居民财富管理的重要力量,基金业绿色投资力量快速成长,投向绿色领域的基金规模超过4800亿元,在支持“双碳”战略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

资本市场对新能源行业基金追捧有加,包括汇丰晋信低碳先锋、嘉实环保低碳等基金,为基民赚得收益的同时,规模也越来越大。

“基本面好、空间大、政策强,新能源行业可能是未来5年最好的赛道之一。”汇丰晋信研究总监陆彬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说。他的理由是,在新能源行业里面,最重要的是光伏和新能源汽车行业,当下全球最好的公司都在A股,现在全球90%~95%的光伏供应端份额在中国。

“2021年可能成为非常重要的转折之年。”嘉实环保低碳基金经理姚志鹏如此回复《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成长性行业从萌芽期到成长期的关键拐点是10%的渗透率,新能源汽车国内渗透率已经达到15%的黄金成长点,后继5~7年将是渗透率提升到70%的过程。当前正处于全球智能汽车新产业周期的启动时刻,未来新需求的爆发可能会超出市场预期。

11月23日,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公开表示,证监会正在研究制定资本市场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政策措施,加大对绿色低碳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研究完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引导市场主体树立绿色投资理念,积极参与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可持续金融相关工作。

而据央行副行长陈雨露公开的数据,截至2020年末,我国本外币绿色债券存量规模居世界第二。绿色贷款余额存量规模居全球第一。目前,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走在国际第一方阵。

 

062

 

全球最大的碳市场在中国启动交易

降低碳排放,我国以何为抓手?政策工具又有哪些?

碳市场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不可或缺的重要抓手和政策工具,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 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具有深远意义的里程碑。

全国碳市场意味着什么?企业需在配额允许范围内排放温室气体,如果用完配额,要么停产,要么向排放配额富足的企业购买。这样超额排放的企业多付费,而超额减排的企业则获得市场的“奖励”。

7月14日,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在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情况例行吹风会上介绍,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推动碳市场管控的高排放行业实现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的绿色低碳化,促进高排放行业率先达峰;将资金引导至减排潜力大的行业企业;促进增加林业碳汇,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为行业、区域绿色低碳发展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投融资渠道。

据测算,纳入首批碳市场覆盖的这些企业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意味着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一经启动就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7月16日上午,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首日交易,中国石油、华能集团、华润电力等企业参与了全国碳市场首日交易。

碳排放权交易越来越活跃。从7月16日开始交易至11月10日,接近4个月,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额10.44亿元,突破10亿元大关。而突破20亿元大关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到12月3日累计成交额突破20亿元,达到21.84亿元。截至12月15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第102个交易日,累计成交额突破40亿元,达44.26亿元。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1年第24期)


 

2021年第24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21年第24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