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围观·#网友热议:你愿意送孩子去职高吗? #

《中国经济周刊》第20期《从蓝翔走出的他们》报道刊发后,引发网友热议。

《中国经济周刊》第20期《从蓝翔走出的他们》报道刊发后,引发网友热议。

长久以来,人们对从职业学校走出来的学生似乎有一种偏见,常常把他们和“学习差”“收入低”联系起来。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了从山东蓝翔技校走出来的4位毕业生。他们是这个群体的缩影,其中不乏凭着踏实肯干收获事业和荣誉的人。

焦点一:焊工挣高工资并不容易

@桶资讯:电焊对人体伤害挺大,职业病也多,工资应该高。

@1970331:我是做工程机械结构件的焊工,平均月薪8000元左右,还要经常加班,星期天很少休息。焊工挣高工资并不容易。

@老龙部落:一个月挣两万也不算多,电焊工是吃青春饭,这两万元是加班加点干出来的。

@琴瑟5473:有两万元的工资,就有对应的工作量。

@达州彭于晏:电焊日均四百元是长期工,五六百元是给临时工的。

@雷工紧固件:能胜任中俄管道工作的焊工,都是焊工精英,普通焊工应该没这么高的工资。

@逍遥游:就算每月薪酬两万元,如果像建筑工一样每年只能工作九个月,平摊下来每月工资还是不高。

@达伦喜欢冬天:工作九个月每月两万,全年平摊下来每月工资也是万元以上,并不低。休息三个月,也是美滋滋。

@阳光是棵树:我家里现在装修,瓦工工资是500元/天。干活儿的师傅年龄基本都在45岁以上,年轻人不爱干。包工头30岁左右,来北京四五年,已经全款买了两套房。

@日月星辰宝妈:我大学毕业12年了,现在是家庭主妇。看完报道后,我都想去蓝翔学氩弧焊。

焦点二:有技术,很关键

@北京凌云律师:我的高中同学,高考失利后去了蓝翔。现在开汽车修理厂,做得非常好,带领全家人致富。

@斗战圣佛888:按国际标准,一个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比一个大学生贵,技术专业人才的工资待遇,比普通大学本科毕业生高,也正常。

@阳光是棵树:有技术,很关键。

@无敌猫跳:学门技术比较好,有个手艺,不用担心没饭吃。

@linnil119:现在,技术工缺口非常大,特别是高级技工。

@智慧喜鹊:大学生太多了,学技术的人少了。

@斜阳林中:别迷信高学历,各行其道。学技术一样能为社会服务。

@卡特野猫:没有手艺,到了35岁会被企业嫌弃。就是企业不嫌弃,自己体力也跟不上岗位的要求。

焦点三:念完高中再去学技术

@羞羞的麦豆:我建议,念完高中再去学技术。初中后就被分流去学技术的孩子,基础太弱了,不利于今后发展。

@梦中悠乡:说说我邻居的故事。他初中毕业后出去干了几年活,后来就一直在家自学,现在又想去上学,学了个中医。每次我和他聊天,明显感到他知识面的欠缺。例如,对知识面的归类、选择,他都不了解。高中可以让人知道,可选择的路很多。

@老王前来报到:有条件的还是要好好学习,去大学学习。随着智能化的普及,一般技术工种很容易被替代。

@大嘴猴140733421:好多人在初中时对文化课就没有兴趣了,读职高也是一条路。

@MrJZ:我身边就有去蓝翔学习的,有些毕业生跟没学差不多。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1年第21期)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