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区域 > 上海 > 正文

《生物多样性保护上海倡议书》在沪发布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10月9日,2021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主题月暨“我的自然百宝箱”展示活动启动仪式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举办。本次主题月活动以“守护多样生物,发现快乐星球”为主题,开展发起倡议书、科普展览、直播秀、科学集市、科普剧等一系列线上线下活动,整个主题月活动将持续至10月底。

启动仪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通过视频表达了对本次主题月活动的肯定,他表示:“在昆明举办生物多样性大会前夕,上海自然博物馆推出生物多样性专题月活动非常有意义。我们不应忘记我们都是地球生物圈当中的一个物种,呼吁大家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行动,为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做出自己的贡献。”随后,上海自然博物馆联合政府机构、科研院所、科普场馆、中小学校、社会组织共计26家单位,共同发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海倡议书》,从顶层设计、系统保护、科普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发出倡议,呼吁全社会共同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的发展。在启动环节,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陆敏、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总工程师朱心军、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二级巡视员毛文佩、上海科技馆馆长王小明、复旦大学教授吴纪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达良俊共同登台启动主题月活动。

启动仪式后,嘉宾和观众们参观了“从荒野到城市——我的自然百宝箱”展览。该展览充分结合上海自然博物馆科研人员的研究项目,聚焦“城市蛙类多样性监测”和“鸟类误撞玻璃幕墙现象调查”,以自主开发的“听见万物”小程序等在线工具为协同平台,引导公众像科学家一样发现自然、观察自然、记录自然,助力城市野生动物多样性科学研究。同时,该展览除运用图文版、视频播放、机械互动装置、标本展示以外,还打造了4组生境模型景箱,开发了一款多媒体投影互动装置以及线上科普小游戏“蛙蛙寻音记”,给观众更加丰富的体验。展览当中还开辟了专门的“自然+艺术工作坊”,来自长宁美校的学生们用画笔体现对于自然多样化的诠释。

主题月期间,馆方还将邀请来自华师大河口海岸研究所等机构的专家学者来到品牌活动“绿螺讲堂”,开展“城市重构自然”专场讲座;同时也将举办“与科学家面对面”活动,通过“科学集市”的方式,邀请众多青年科研人员,为公众答疑解惑,传递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新科学研究进展。另外,自博馆还将推出原创沉浸参与式科普舞台剧——“鲸的寻游”。该剧的编创获得了2020年度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普专项资金的经费支持。该剧目将沉浸式舞台与展区相融合,引导公众关注海洋生物多样性,提升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意识。

与此同时,上海自然博物馆在线上平台也为公众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公众即使足不出户,也可以通过“指尖博物馆”平台和自然博物馆微信公众号、B站、抖音等网络平台逛展览、看直播、玩游戏,探秘“自博馆里的生物多样性”。公众还可以通过官方公众号参与首届鹦鹉螺自然探索笔记大赛,用自然笔记、绘画、手账等形式展示自己对该物种的探究日记或成果,帮助人们更深入了解这些或灭绝、或濒危物种的信息。上海自然博物馆原创科研论文脱口秀节目“新知•自然”也将在主题月聚焦生物多样性,给公众带来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的科学知识。

上海自然博物馆2021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主题月活动希望把公众的视线从钢筋水泥的丛林拉回到神秘多样的自然,让公众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去探寻生物多样性的美好与奥妙,提高公众对于生物多样性的关注,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队伍中来。

编辑:宋杰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