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原创 > 正文

钮文新:A股万亿成交的背后 ——金融长期化、资本化才是正途

当然,现在时间还短,央行“收短放长”的力度还有限。所以,未来还需要观察,而推动中国金融长期化、资本化才是正途。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A股市场每日交易量超过1万亿元,已经久违了。上次出现还是在2015年,但那时之所以出现如此巨额交易,关键原因在于“场外配资”所对应的信用规模,严重扭曲了A股市场的真实量价关系,当监管修正这一扭曲之时,A股市场呈现了非常严重的波动。不过,现在A股市场已经连续40个交易日单日成交量超过万亿,那会不会让市场重复昨天的故事?

市场确有这样的担心。最近,有香港媒体报道说,香港个别机构投资者以高频手段在A股市场从事“对冲量化交易”,而且通常会把信用配资比例放大到1:5。看到这样的情形,投资者势必让人联想到2015年信用交易失控时的场景。他们同时认为,A股市场每天万亿成交或许会与这些高频交易相关。

真会如此?这或许有些多虑了。因为,不管境外投资者使用多少倍的杠杆,其交易通道躲不开沪港通、深港通。所以,如果沪港通、深港通所表达出的北上资金规模并不过分,就不用过分担心香港信用盘对A股市场的影响。

那为什么A股市场交易量会骤然放大?其实,这与央行最近的政策调整或许有关。央行调整了哪些政策?增加长期资金的投放。实际上,如果从时间点上看,A股市场释放交易量与央行降准的时间点还是比较契合的。同时,从央行最近一段时间的表态看,也可以看出央行更加重视市场长期资金是否充裕的问题。比如,9月7日,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在国务院吹风会上介绍,7月降准后,金融机构运用降准释放的长期资金归还了一部分中期借贷便利,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需求得到了充分满足。这样的说法实际指:央行正在通过“收短放长”释放长期基础货币。

长期基础货币的投放,对推动中国金融长期化、资本化大有裨益。同时,它对中国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的良性发育更是大有益处。它强化了资本市场资金规模的稳定,而长期投资增多之下,交易量也会受到激励。

当然,现在时间还短,央行“收短放长”的力度还有限。所以,未来还需要观察,而推动中国金融长期化、资本化才是正途。

责编:姚坤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