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一个专业抗洪抢险队在河南浚县滞洪区的240小时

截至8月19日记者发稿前,这支抢险队已经在抗洪前线奋战了10天。河南省沙颍河流域管理局副局长田进宽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表示,在这一场逆行出征的救援中,在抢险排涝期间,队员们不怕苦、不怕累,忍受炎热酷暑、忍受蚊虫叮咬,以坚强的意志扎根在抗洪一线,用实际行动阐释了何谓勇往直前的“最美逆行者”。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王红茹

早秋的河南浚县,已是深夜,天空中繁星点点。远处,灾后的村庄因为断电看不到一盏灯光,四周漆黑一片,只有排涝现场灯火通明。成群的蚊虫四处翻飞,同轰鸣的机组声交织在一起,划破这清寥的初秋之夜。

这不是电影中的场景。自8月9日起,根据河南省水利厅的安排,河南省沙颍河防汛机动抢险队26名队员整装出发,带领14台设备(4台1200立方米自行式排涝车,10台500立方米拖曳式泵站),驰援鹤壁市浚县,参与一线排涝任务。

截至8月19日记者发稿前,这支抢险队已经在抗洪前线奋战了10天。河南省沙颍河流域管理局副局长田进宽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表示,在这一场逆行出征的救援中,在抢险排涝期间,队员们不怕苦、不怕累,忍受炎热酷暑、忍受蚊虫叮咬,以坚强的意志扎根在抗洪一线,用实际行动阐释了何谓勇往直前的“最美逆行者”。

95 排涝现场

 排涝现场

临危受命

7月17日以来,河南浚县出现有水文记录以来的最大降雨,平均降水量583.8毫米,导致该县大面积受灾。

浚县位于鹤壁市东部,卫河和共产主义渠自西南向东北贯穿浚县全境。

由于暴雨连降、上游来水、水库泄洪,导致卫河和共产主义渠水位暴涨,河堤多处出现漫堤、管涌、渗水甚至决堤,境内4个蓄滞洪区启用,造成该县大面积受灾,损失极为惨重。

在7月29日下午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鹤壁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洪利民通报了一组数据:截至7月28日20时,受灾人口58.8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97.6亿元。

灾情就是命令!8月9日上午7时,接到河南省水利厅指示后,河南省沙颍河防汛机动抢险队18名队员(后续补充至26名)整装出发,带着排涝设备,踏上了驰援鹤壁市浚县的征程。

很少有人知道,这支抢险队,在进驻浚县灾区之前,刚刚经历过郑州排涝抢险10多天的紧张作业。因为疫情防控需要,他们进入隔离宾馆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医学观察后,还没来得及同家人见面,就踏上了新的防汛排涝征程。

在历经5个小时、跨越了300多公里之后,抢险队到达目的地。按照河南省水利厅指定的除险地点,河南省沙颍河防汛机动抢险队主要担任浚县小滩坡滞洪区刘坡村、白寺坡滞洪区周口村、同山村、耿潭村、王庄镇南湖村中鹤羊场等地的排涝任务。

在浚县王庄镇南湖村中鹤羊场,举目四望,公路两旁一片汪洋,了无生机。虽然暴雨过后已经十几天,由于排水不畅,地域辽阔的中鹤羊场依然积水未退。

正值正午时分,烈日当空,骄阳似火。为了加快羊场外侧排水沟排水速度,减少当地群众经济损失,抢险队员们不顾旅途疲劳,置身于玉米秸秆发酵的浓浓臭味中,开始搬运排水设备进行组装。

当大家合力把水泵放入沟渠内,接好排水管点火启动,浚县排水第一战正式打响。

96-1 夜间作业

 夜间作业

“灾区人民看到我们,直呼‘救星’来了”

浚县白寺坡滞洪区小河镇周口村受灾较为严重。当地一位老农介绍说,“白寺坡滞洪区只在1963年的时候放过一次水,时隔50多年,这是第二次放水。”

小河镇在卫河的左岸,因本次行洪水位过高,为避免更大损失,在王湾处炸堤引流,启用了这个多年不用的滞洪区,全镇都浸泡在滞洪区内。

为了顾全大局,小河镇62个行政村, 8余万人口、15万亩良田全部受灾。半个多月过去了,这里依然无水无电,昔日的家园一片狼藉。当地群众饱受水灾困扰,无法正常生活。

一位村民说,他自己家里现在还有一米多深的水。村中没有自来水,也没有电,基本生活都不能正常进行,集中吃着大锅饭,睡觉只能在河堤上,因为这是村里唯一的制高点和安全港。

这个景象跟河南省沙颍河流域管理局抢险队队长郭贯斌10多天前刚来时看到的一样。“由于洪水还未退完,村民们有家不能回,大堤上形形色色的车辆装满了离家群众的‘贵重’物品,家畜、农具也都堆在河堤上。在拐弯处稍宽的堤面上,临时搭建了一个厨房,两口大铁锅牢牢地坐在土灶上,这是一个为受灾群众提供食物的地方。”郭贯斌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灾情严峻!抢险队加快了节奏,队员们在确定好抽水点之后,迅速组装抽水设备,队员尹建新和部分群众跳入齐胸深的积水中把排水泵固定好,大家齐心协力共同铺设好了排水管道。

随着发电机的启动,6台水泵开始全力运行。看着喷涌而出的积水,周围的群众仿佛看到了归家的希望,他们都对抢险队员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道:“救星来了!太好了。”

经过几天的抽排之后,小河镇的水位从两米多下降到了一米。此时,地里的庄稼露出了头,滞洪区远处的养猪场也开始若隐若现。

郭贯斌对此颇感欣慰,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刚来的时候滞洪区内到处都是水,现在水位下降,不仅灾区群众看到了希望,我们自己也感觉工作有了成果,真真切切体会到了自身的价值。”

成立临时党支部,党员带头冲锋在前

在排洪现场,最难挨的是夜晚。空旷无人,隆隆的机器声,和着水流的冲击声,在寂静的深夜听起来分外响亮。

“因为机器抽水需要24小时看护,队员就要坚守在那里。那种一人在荒郊野外与寂寞为伴、与初秋寒夜相拥、与蚊虫搏斗的情景,不身临其境,一般人很难想象。我们的队员就是凭借着高度的责任心坚守岗位,保证了抽水设备一整夜无间断安全运行。”田进宽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排涝时需要来回收泵、下泵,也需要人下水摆弄。由于滞留的洪水长时间不流动,都已经发臭,人一接触水,全身就奇痒无比。即便如此,抢险队员们依然忍着污水的恶臭,没有一人叫苦叫累。

车长杨军强,平时言语不多,但工作认真负责,踏实能干。他带领车组人员冒着烈日烘烤,忍着污水的恶臭,搬水管、抬水泵,一次次往返于机组和排水点之间。

“一台水泵60多斤,被水浸透的排水管每条重量可达七八十斤,他们头上、脸上、身上早已被污泥溅满,汗水和污水浸透了衣服,干了湿、湿了又干,队员们都顾不上,只想尽早排空污水,尽快恢复群众的正常生活。”郭贯斌说。

灾区电力暂未恢复,由于住地较远,又不忍麻烦当地群众,队员们渴了,就喝口被烈日烘烤至发烫的纯净水;饿了,就用纯净水泡方便面对付一口。

蚊虫的叮咬让队员脸上、手上、腿上布满了红包,连日的曝晒使大家身体发红、脱皮,恶劣的环境造成部分队员肠胃发炎导致腹泻,但他们却仍然坚持工作。

“一名队员夜间值班校正管道时,接口处突然崩裂,瞬间泛绿的污水喷溅满身。当时已近凌晨,他不忍通知队友送换洗衣服,自己又不能擅离岗位,就这样穿着满身腥臭的湿衣服坚持到天亮。”田进宽向记者说起抢险队员,满脸心疼。

防汛一线队员们的英勇奋战,离不开党支部的组织和建设。为充分调动队员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刚到浚县,抢险队就成立了一个临时党支部,要求困难面前,党员要带头冲在前面。

车长李顺有,是一名有着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抗洪期间,他主动多次承担夜间值班工作,在休息时间还承担车组轮换人员的运送工作,每次车辆转场即使刚刚结束夜班,也主动参与到车组转移工作中,铺设管道、调试机器,直到顺利出水,才肯拖着疲惫的身体返回休息。

车长尹建新,今年已经56岁,作为一名老党员,是抢险队伍里年龄最大又是经验最为丰富的技术骨干,抢险作业中他总是冲锋在前。

“吃苦耐劳是我们抢险队历来的老传统。在党支部的带领下,这些困难对我们来说,都不算什么。”田进宽说。

96-2灾民搭建的临时灶台

灾民搭建的临时灶台

老队员传帮带,薪火相传

车长张俊杰,已年过半百,身体健康情况不佳,属于“三高”群体。他是全程参与郑州排涝抢险战斗的一员,由于郑州10多天高强度的排涝作业,耗费了大量体力、精力,来浚县之前,一度出现头晕目眩。

当新的抢险任务下达后,局领导考虑到他的健康情况,不准备让他参加此次任务。张俊杰知道以后,出发前夜赶到医院检查身体。第二天,他拿着医院开具的体检报告和一大包降压药找到局领导,强烈要求随队出发。

到达灾区后,他婉拒了队里对他的特别照顾,不论是夜晚还是白天,始终在一线现场进行排涝作业。他的敬业精神和战斗意志,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队员,尤其是年轻新成员。

刘彬,1997年出生,今年24岁,5月份刚正式入职。此次抢险,他主动请缨。但是当他坐上去浚县的救援车,透过车窗看到被洪水淹没的村庄和农田,心里还是有些忐忑。

“到达现场,当地乡镇工作人员带领我们来到卫河河堤处,看到村民们焦虑的神情,我一点害怕和担心都没有了,只想着能尽快解他们的燃眉之急,帮他们早日回归家园。”刘彬说。

经过200多个小时的一线防洪排涝磨炼,刘彬得到了成长,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什么是抗洪精神?通过此次抗洪抢险,我深深体会到,在艰苦环境中仍能保持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尽心尽力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才是作为一名抢险队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此次能够参与到这么庞大的救援工作中,我由衷地自豪。”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1年第16期)


 

2021年第16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21年第16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