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上半年各省份财政数据出炉

粤、苏、浙坐稳前三,黑龙江、吉林不如新疆

通过各地财政“账本”可以发现,我国经济恢复性增长态势明显。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去年同期财政收入基数较低,因此今年上半年绝大多数省份都实现了两位数以上的高增长。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谢玮丨北京报道

截至8月10日,全国31省(区市)陆续公布了上半年财税数据。

通过各地财政“账本”可以发现,我国经济恢复性增长态势明显。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去年同期财政收入基数较低,因此今年上半年绝大多数省份都实现了两位数以上的高增长。

分地区看,各省份“财力”可谓相差甚远。具体而言,31省(区市)基本上大致可以分为4个梯队。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山东5省市“财力雄厚”,领跑全国,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超过4000亿元。北京、四川、河北、河南、福建、湖北6省市则以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2000亿元,位于第二梯队。第三梯队包括安徽、湖南、江西、辽宁、陕西、山西在内的12省(区市),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1000亿元。吉林、黑龙江、海南等8省区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未超过700亿元。

不过,一般公共预算只是衡量了狭义上的地方政府财力。地方政府综合财力还要综合地看各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国有资产经营收入以及中央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的总和。

5省区市“财力雄厚”,东部沿海经济大省继续领跑

从上半年财政收入来看,东部沿海经济大省的“钱袋子”依然稳健。

广东继续稳坐第一,2021年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7599.57亿元,同比增长17.6%。江苏位居第二,上半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47亿元,同比增长19.1%。浙江位居第三,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13.96亿元,同比增长24.9%。上海位居第四,上半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31.51亿元,同比增长20.2%。山东紧随其后,位居第五,上半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300亿元。北京则以3254.4亿元财政收入屈居第六。

税收是经济的晴雨表,能够体现财政收入质量。在经济发展活跃的省(区市),税收充沛,税收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比重都较高,而包括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在内的非税收入比重则较低。从数据来看,财政大省的财政结构都非常健康,其中浙江财政收入“含金量”最高,税收占比达 85.6%,江苏达82.0%,广东为77.7%。

广东财政厅表示,上半年收入量质齐升。今年以来,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和质量稳步回升,上半年收入增长17.6%,两年平均增长5.3%,与全省GDP两年平均增幅(5%)相匹配,反映广东经济恢复取得明显成效。税收增长22.1%,税收占比比去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超九成。

江苏财政厅则称,前6个月税收增速均快于一般预算收入约1~3个百分点,有力拉动了财政收入增长。特别是在持续减税降费的大背景下,与企业生产经营、居民收入密切相关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均保持20%以上的增长,反映出经济运行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百姓“钱袋子”不断充实的向好态势。

值得一提的是,从GDP来看,上半年山东省GDP在各省(区市)排名第三,其GDP总量为38906.35亿元。浙江省则排名第四,上半年GDP总量为34556亿元。而后者财政收入却实现了反超,浙江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13.96亿元,较山东省的4300亿元高出了近千亿元。

相较之下,浙江省的财政依存度(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明显更高。一般而言,经济运行质量高、第一产业比重低、新兴行业、资源型行业和高附加值行业比重大的地区,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也比较高。

具体而言,浙江省的税收占比(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85.6%,也排在各省份之首。浙江省财政厅数据显示,上半年实现增值税1689.19亿元,增长27.5%,主要是工业、服务业增加值增长带动。企业所得税905.51亿元,增长27.0%。反映自然人工资水平和股息红利等财产性收益水平的个人所得税305.78亿元,增长19.8%。

毋庸讳言,浙江仅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一项,就已经超过了部分省份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总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浙江被赋予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历史使命的底气。

51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成“补血包”

近年来,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在内的中部六省经济排位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2021年上半年,河南省财政收入在中部六省中排名第一,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46.9亿元。湖北省财政收入位居第二,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00亿元。

去年受疫情影响,湖北经济受到重创,今年上半年,湖北省财政恢复态势明显,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00亿元,同比增长65.4%,主要是因为去年同期下跌较多,低基数效应明显。

此外,长三角新成员安徽省的财政收入表现令人瞩目。2021年上半年,安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56.3亿元,同比增长18%。

安徽省政府消息显示,该省固定资产投资稳步恢复,社会领域投资增长较快。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4%,两年平均增长6.1%。其中,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额4447亿元,增长39.4%,两年平均增长16.6%。与此同时,安徽省市场销售持续回暖,网上消费快速增长。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71.1亿元,同比增长27.4%,两年平均增长10.9%。其中,从商品类别看,限额以上商贸单位零售额中,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智能手机分别增长4.7倍、1.3倍和94.2%。限额以上网上商品零售额增长34%,两年平均增长36.3%。通过互联网实现餐费收入增长40.7%,两年平均增长49.5%。

上半年,江西省的财政收入势头向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708.2亿元,增长18.8%。其在缩小与安徽省差距的同时,还拉开了与山西省的距离。

尽管如此,江西并没有回避问题。江西省财政厅分析称,上半年,全省财政运行总体平稳,但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稳增长压力较大。今年以来税收快速增长主要是受基数效应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带动,由于价格上涨周期的不确定性,税收要保持较快增长将面临较大压力。二是促平衡压力较大。尽管上半年全省财政收入增幅较高,但市县财政可用财力增加有限,特别是中央抗疫特别国债和特殊转移支付退出、土地出让政策调整等变化,部分市县资金趋于紧张,同时支持经济发展、兜牢“三保”底线等重点和刚性支出都必须足额保障到位,收支矛盾更为凸显。三是防范债务风险压力较大。政府法定债务已逐渐进入偿债高峰期,今年全省还本付息近700亿元。一些地方隐性债务化解压力还是较大。

今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成为影响不少省(区市)财政收入的“外部增益”。陕西财政厅分析指出,1―6月份,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43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9%,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受疫情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基数较低,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稳中加固、恢复有力、动能增强,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房地产相关税收增长较快。

山西省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约1417.5亿元,同比增长16.8%,比2019年同期增长1.7%。作为煤炭资源大省,山西地方财政收入对大宗商品价格弹性大。今年以来煤炭价格的上涨,对其影响较大。

山西省财政厅数据显示,上半年税收收入完成1025.1亿元,增长19.9%,增收170.5亿元;非税收入完成392.4亿元,增长9.2%,增收33.2亿元。从税收增收项目看,主体税种较快增长,国内增值税增长18.5%,企业所得税增长15.5%,资源税增长20.7%,个人所得税增长26.9%,财政收入增速加快,主体税种增幅明显。

吉林、黑龙江财政收入少于新疆,财政支出普遍缩减

东北三省中,辽宁省财政收入水平位于全国中间水平,今年上半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69.3亿元,位于江西与陕西之间。而吉林、黑龙江两省则分别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63.亿元和664.2亿元,位列新疆(772.6亿元)之后。

值得一提的是,吉林还是上半年财政支出中唯一呈现负增长的省份。

整体来看,绝大多数省(区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仍然呈现增长态势,不过支出增速明显低于收入增速。

具体而言,湖北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最高,同比增长14.9%。此外,还有广东、浙江、山东、海南、贵州5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在两位数以上,其余省份均低于两位数。另有上海、北京、云南、黑龙江4省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低于1%。

从地方公布的支出明细看,各地认真落实了政府“过紧日子”要求,财政支出坚持严管控、保重点,有力保障了重点民生领域和各项重大决策落地落实。

湖北省财政厅称,财政支出保持较高强度。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14.9%,比2019年同期增长0.5%。其中,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继续保持在75%以上,充分保障了养老、就业、教育、医疗等基本民生支出需求。

北京市财政局称,全市财政部门认真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按照“从严从紧”的原则严控部门一般性支出,将压减节约的资金,统筹用于保障重点民生领域发展,相关支出实现较快增长。

上半年,黑龙江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477.2亿元,增长0.4%。黑龙江省财政厅表示,财政支出坚持严管控、保重点,有力保障了各项重大决策落实。严格管控公务接待、因公出国、公车、会议、楼堂馆所等一般性支出;同时,加大财政资源统筹力度,持续向重点任务聚焦发力。

吉林省财政厅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财政支出1716.8亿元,同比减少18.2亿元,下降1%。分级次看,省级372亿元,同比增长17.9%;市县级1344.7亿元,同比下降5.3%。

从支出明细看,在其主要支出项目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节能环保支出、城乡社区支出等项目减少。

吉林省财政厅称,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21亿元,同比减少76.5亿元,下降19.2%,主要是上年同期补助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较多,基数较大;节能环保支出47.7亿元,同比减少6.5亿元,下降12%,主要是上年同期支持天然林保护支出较多;城乡社区支出173.2亿元,同比减少19.9亿元,下降10.3%,主要是上下年一般债券发行使用节奏不同的不可比影响;农林水支出181.4亿元,同比减少19.6亿元,下降9.7%,主要是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扶贫方面支出相应减少;交通运输支出109.3亿元,同比减少10亿元,下降8.4%,主要是上年同期公路、铁路建设支出较多,基数较大。

7月30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财政部部长刘昆直言,政府过紧日子的目的,是让人民群众过好日子,这是长期的方针政策,不是短期的应对措施。刘昆强调,这几年,国家的钱袋子确实越来越沉,2021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超过25万亿元。但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投入需求也越来越高,财政运行始终处于紧平衡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财政过紧日子更有重要意义。财政部一定要把钱用到刀刃上,用于国之大者。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1年第15期)


 

2021年第15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21年第15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