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原创 > 正文

4位90后谈超前消费:一见还款单就崩溃、钱花了东西没用还得还花呗

近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了几位“90后”,谈谈他们对超前消费的看法。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记者 崔晓萌 实习生 杨诗雨) “压力很大时,就会想要“买买买。”“其实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没法控制自己的购物欲,看到别人拥有我就也想要。”王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她刚毕业一年,目前在深圳工作。

“超前消费确实能给人带来一定幸福感,尽管使用时会衡量下个月能否偿还,但消费账单积少成多,只要不下调额度就会有还不完的款。”大学刚毕业的何雅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近年来,移动支付的普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花钱变成了手机上数字的变动,不知不觉,许多年轻人花钱变得大手大脚。对于许多“90后”来说,超前消费有时确实能够快速获得快乐,但有时也让自己负债累累。

2019年支付宝发布的《年轻人消费报告》显示,中国近1.7亿“90后”中开通花呗的人数超过了6500万,换言之在中国平均每10个“90后”就有4人使用花呗消费。根据支付宝发布的官方数据,中国已有8亿用户使用支付宝,其中70%以上的用户使用花呗、借呗在内的三种以上借贷服务。而在所有使用花呗、借呗等服务的支付宝用户中,90后占比6成。近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了几位“90后”,谈谈他们对超前消费的看法。

“钱花了,东西用不上,还得还花呗”

“我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想要的东西,在提前享受的同时让我更有动力努力工作,赚钱还款。从这方面来看,超前消费让我享受生活的同时也充实了我的生活。”

刘明先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传媒相关专业的刘先生喜欢拍摄纪录片,他经常会选择分期付款的方式来购置摄影设备。

刘明先生表示他在大学时期就常用花呗或者京东白条进行消费:“大学时还没有个人收入,需要购置云台稳定器等设备时往往会选择免息分期付款。一是因为不想告诉爸妈给他们压力,再是我认为免息分期在我的承受范围内。我确定我能够偿还,且平时我花销不大,只买自己需要的才会选择分期。如果认为自己会逾期无法按时还款,那最好不要选择超前消费。”

简言概之,超前消费的前提是明晰自己有能力偿还且对于如何偿还有一个规划,再是对于自己的消费欲望需要理智、克制且谨慎。

毕业生何雅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用超前消费这个方式让我能够欺骗自己,我账户上的钱还没有消失,到后来就会逐渐麻木,越来越会骗自己。到期还不上时会想要逃避账单,再加上我不清楚利息到底如何计算,利滚利像滚雪球最后需要偿还的金额远比想象中多。”

何雅说,在毕业季许多同学朋友相约吃“散伙饭”或是毕业旅行,即使自己没有多余资金可支配也不想错过最后这珍贵的机会。“社交活动多了花销自然也大了,但我都毕业了也不好意思再向父母伸手要钱。”她说。

在读大四的学生李琳则表示自己从未使用过超前消费产品,但周围有许多朋友深陷其中。

李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我认为我们在消费前应充分考虑自身实际需要、当下经济状况及未来还款能力,尽量避免‘上头’型冲动消费造成“无底洞”账户赤字。我们要有一个稳定的工作能够负担债务,而且需要考虑这笔支出是否会影响正常生活。作为没有收入的大学生群体,我们更应该对自己的消费能力有正确认知。特别我们需要合理规划日常消费,减少不必要支出。以前我也会购买一堆‘垃圾’摆放在家里,特别遇到‘双十一’这样的购物节,看到化妆品、日用品打折就会囤货。其实我根本用不完,不仅占空间还浪费,所以现在消费之前我会更理性地考虑。”

李琳介绍到,虽然自己很少超前消费,但身边有许多朋友消费比较盲目。“现在网络平台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我的很多朋友看到一些网络博主发布的所谓好物分享就会立刻购入,即使生活费花完了,也立刻想拥有“种草”的好物。她们不考虑自己是否需要,常常到最后钱花了,东西用不上,还得还花呗。”李琳说。

王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每个月她看到还款单时都会感到崩溃。

“我一个月工资六千,一半用来交房租,剩下的用于生活开销。当我想要为自己添置衣服等个人物品时,只能选择超前消费。我又是个喜新厌旧的人,消费时总想着及时行乐。许多衣服买了穿个两三次就会想要买新的,闲置的越来越多,还款单也越来越多。”

王芳表示,只有本科学历在深圳打拼很困难,当压力很大时就会想要“买买买”。许多“90后”都将快乐建立在消费上,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有了超前消费的习惯。

“其实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没法控制自己的购物欲,看到别人拥有我就也想要。我最后悔的就是在疫情期间购入了游戏机,本身我也不是爱玩游戏的人,但那个时候网上几乎人手一台,一冲动我就用花呗分期购入了。当时正遇上游戏机溢价,主机加卡带花费小七千呢,分期还会收取利息,现在闲置了想卖都卖不出去。在大学的时候有父母给生活费,总是想买就买,现在也改不掉这烂习惯。”王芳说。

“用下个月的钱,买这个月的快乐?”警惕隐性“大坑”

据天猫和京东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天猫双11狂欢季累计成交额突破4982亿元,京东累计成交额突破2715亿元,2021年京东“618活动”累计下单金额更是超过3438亿元,均刷新往年记录。

据人民网报道,这些数据的背后,消费者以“90后”为主,在其中购物时使用超前消费的用户又占大头。当前,超前消费可以刺激新的消费热点、打开市场、促进生产,让生产和消费之间良性循环,带动国民消费。但“天猫双11”“京东618”等活动层出不穷,各类折扣不停,当“心有余而钱包不足”时,购物平台又会提供五花八门的超前消费方式来满足消费需求。此外,网贷平台操作方便,不需要繁琐的程序一键开通就可享受“取用下个月的钱,买这个月的快乐”,如花呗、借呗、京东白条等等。

有网友表示,“我努力赚钱的动力就是享受生活,取悦自己”“生活已经如此艰难,我只不过是用自己的钱去买喜欢的东西。虽然这钱是将来时,但也是我的钱呀”。

话虽如此,但有时使用花呗等信贷平台后,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让一些为追求“精致生活”而选择超前消费的人渐渐产生了“能花就花,想花就花”的想法。有网友说,“账单积少成多,到还款日时两个月工资没了,还完全想不起来买过什么。”

尽管近年来相关监管禁令细则频出,但个别机构尤其是一些小型网贷平台,在广告投放或宣传运营时仍然存在诱导过度消费的现象。

一些网贷平台为了迎合超前消费的需求,推出了许多鱼龙混杂的借贷产品。“免息分期”“无门槛”“秒到账”,各平台充满诱惑的营销方式屡见不鲜,向公众尤其是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布下“消费陷阱”。

如今,信贷产品已与个人征信挂钩,无意识或是不理智地使用很容易陷入信贷危机。不仅带来经济压力,还会造成心理压力。羊毛出在羊身上,盲目的超前消费其实是在透支自己的未来,不仅过不上“精致生活”还会影响正常生活。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刘明、何雅、李琳、王芳均为化名)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