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原创 > 正文

钮文新:不能滥用“通货膨胀”一词——中国经济学家或需纠正“集体认知错误”

物价上涨就是物价上涨,不能把物价上涨简单表述为通货膨胀,因为物价上涨未必是货币问题。

文 |  钮文新

在中国,“通货膨胀”已经变成了一个“滥用词汇”。看到央行基础货币投放,就有人喊“通货膨胀”,看到CPI上升,哪怕是猪肉价格上涨,也大叫“通货膨胀”。如此长年累月的大喊大叫的实际效果:迫使社会公众机械而简单地接受所谓“通货膨胀”的概念,利用老百姓担心物价上涨的普遍心理,大肆指责中央银行超发货币,迫使中国货币政策“易紧难松”;与之相对应的是,这些人大肆唱多人民币,以各种理由论述人民币升值的好处,而导致人民币“易升难贬”。

难道中国货币政策只能紧、不能松?难道人民币只能升、不能贬?请问:如此“绑架”中国货币政策,这其中难道没有“圈套”吗?在开放条件下,一国货币的升值和货币政策相对紧缩,以及一国货币贬值和货币政策相对宽松密切相关。

物价上涨就是物价上涨,不能把物价上涨简单表述为通货膨胀,因为物价上涨未必是货币问题。尤其在霸权货币实际存在的前提下,对中国等绝大多数“弱势货币国家”而言,物价上涨不一定是本币超发的结果。

比如本轮中国物价上涨。大家都知道,中国央行连续多年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甚至在2020年疫情期间都没有放宽货币发行,而特殊时期的特殊政策也于2020年5月就开始撤回了。

这轮物价上涨与人民币无关,那与美元滥发有关?关系很大。那为什么美联储会认为当下“美国本土的通货膨胀”只是“暂时现象”?要搞清这个问题,回到“通货膨胀”的原始定义,所谓“通货膨胀”是指:在货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实际需求小于货币供给,导致货币贬值,从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所以,通货膨胀的实质是:货币发行导致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 (社会商品总体上供不应求)。但是,如果货币发行没有导致“社会商品总体上供不应求”,那物价就不会上涨了吗?这种情况下的物价上涨叫通货膨胀吗?

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全球消费品、尤其是CPI“篮子”当中的绝大多数一般消费品产能过剩。那为什么一些消费品价格还会上涨?因为疫情导致一些消费性全球供应链迟滞,甚至部分中断,以致出现了所谓“供给不足”。这样的“供给不足”不是暂时性的吗?这就是问题的本质,也是美联储“需要时间”观察的重要变量。

注意:无人愿为美元滥发辩解,作为负有重大国际责任的核心储备货币,美元滥发对全球经济是“造孽”,对持有美元储备的发展中国家更是“洗劫”。正因如何,我们需要更加精准地理解美联储的动作,同时要坚决杜绝自身在通货膨胀问题上存在错误认知。尤其是在当下的环境里,华尔街恶炒大宗商品价格,当然有美联储滥发货币的原因,但问题是:如果美联储没有滥发货币,华尔街是不是就不会恶炒大宗商品价格?如果是那样,美联储收紧货币(加息)的2007年,国际石油价格为什么会一路飙升至147美元/桶?在高盛等华尔街巨头已经把石油价格定位到200美元的情况下,如果当时不是美国国会和美国政府出面干预市场,那石油价格会因美联储加息而下跌吗?如果大宗商品价格暴涨确与美元滥发的关联度极高,那美联储滥发12年货币,今天的石油价格是不是早该远超147美元/桶?

所以,当前的物价上涨算不算“通货膨胀”?应当如何看待?我们必须依据客观事实性做出正确判断,因为这关乎中国货币政策的正确选择。

经济学一般会把通货膨胀和一般性物价上涨加以区别。所谓一般性的物价上涨是指:某些商品因为供求失衡造成物价暂时、局部的上涨,这样的物价上涨一般是“可逆”的,也就是随着这类商品的供给增加而价格回落,不会造成本币贬值。但通货膨胀不一样,它是指:能够造成一国货币贬值的、一个国家国内主要商品物价持续、普遍的上涨,而且这类物价上涨通常是“不可逆”的。

所以,如果中国经济学家把“一般性物价上涨”也视为“通货膨胀”,或见到CPI上涨不问青红皂白地统统冠之以“通货膨胀”的称谓,这是不是一种“集体失误”?

理解上述之后我们必须清楚:第一,通货膨胀只是一种类型的物价上涨,不是所有类型的物价上涨都叫通货膨胀。第二,央行货币政策只能防止本国发生“因通货膨胀而引发的物价上涨”,但对其它类型的物价上涨,可能无能为力。比如当下,中国央行可不可以用紧缩货币对抗输入性物价上涨?中国紧缩货币可不可以抑制华尔街对大宗商品的炒作?恐怕不行。第三,当发生“产能不足导致供给不足并引发物价上涨”之时,央行不该紧缩货币,反而应当增加货币供给去激励产能增长。

所以,货币与物价的关系绝非简单、机械、一成不变的关系,而制定和理解货币政策的人也必须具备强大的辩证唯物主义认知能力。

责编:姚坤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