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全球供应链承压

美国厂商:只要是你能说出来的东西,我们都短缺

一年前,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各国经济都在颤抖,消费者也陷入了恐慌性的买买买。但如今,在全球经济复苏之际,疯狂囤货的却变成了制造业公司。

92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周瑞峰  编译

一年前,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各国经济都在颤抖,消费者也陷入了恐慌性的买买买。但如今,在全球经济复苏之际,疯狂囤货的却变成了制造业公司。

床垫制造商、汽车制造商、铝箔制造商都在购买超出他们需要的原料,以应对商品需求的快速复苏。这种狂热正将供应链推向失控的边缘。原材料短缺、运输瓶颈,价格飙升。人们不由得担心,超负荷运转的全球经济将加剧通胀。

铜、铁矿石和钢铁,玉米、咖啡、小麦和大豆,木材、半导体、塑料和纸板……整个世界似乎都处于低谷。美国发动机制造商康明斯公司(Cummins Inc.)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汤姆·莱恩巴格(Tom Linebarger)在一次电话会议上说:“只要是你能说出来的东西,我们都短缺。”

《彭博商业周刊》指出,2021年的大危机与过去的供应中断之间的区别在于它的规模,以及一个事实——每个人都能看出来——目前这场危机还看不到明显的结束。

近几个月来,一系列事件也冲击着大宗商品市场,使情况进一步恶化。今年2月,美国中部地区的低温天气和大规模停电彻底摧毁了能源和石化业务;3月,苏伊士运河发生的一场事故使全球航运受阻;5月,美国最大的输油管道受到黑客攻击而“停摆”,导致汽油价格自2014年以来首次突破每加仑3美元;现如今,印度的大规模疫情使该国最大的港口也受到了威胁。

93

左图:原材料短缺、运输瓶颈,价格飙升,超负荷的全球经济将加剧通胀。截图来源:《彭博商业周刊》

右图:在杭州的一家工厂里,一名工人正在焊接自行车轮圈。截图来源:《华尔街日报》

中国制造商“停摆”,世界供应链承压

6月1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称,在成本上升的冲击下,一些中国制造商拒绝接受新订单,甚至正在考虑暂停业务,这可能会给全球供应链带来更大压力,并导致更严重的通胀。

原材料价格飙升和工人短缺,使得一些规模较小的中国制造商陷入困境,其中也包括许多向西方市场销售产品的厂家。一些制造商承压过大,很难将价格提高到足以弥补成本的程度。许多公司正在寻求解决方案,以避免亏损。

5月中旬,广东中山市某厨房通风设备生产商告诉客户,由于价格波动较大,将暂停接受新订单,并敦促客户两周后再进行议价。该公司在给买家的通知中说,自4月份以来,该公司就一直处于亏损状态,部分原因是金属、玻璃和开关大幅涨价。

中山市一家玻璃厂的老板邢佳亮(音)说,他的公司也无计可施。到目前为止,公司已将价格提高了约5%,但成本却增长了10%。

邢佳亮说:“如果原材料成本继续上涨,我们可能会在大约一个月后停产。”

郑冬生经营着一家电子产品制造企业MOMAX,生产从手机无线充电器到智能家居等产品。他说,供应瓶颈让他开发新产品和新市场变得困难。MOMAX的300名员工中有2/3在深圳的一家工厂工作。由于芯片短缺,生产iPhone适配的充电宝的计划不得不推迟。

许多制造商寄希望于推迟订单或减缓生产,以此来度过当前成本上升的时期,直到大宗商品价格恢复正常或全球对消费品的需求降温。随着西方消费者花费纾困资金和疫情期间积攒的储蓄,从自行车到笔记本电脑等各种商品订单都猛增。这给全球供应链带来了压力,并推高了原材料价格。

如果原材料价格继续攀升,或者西方市场没有降温,这一策略可能会失效。在这种情况下,工厂限制生产只会造成更多的商品短缺,进而导致更多的成本压力。

渣打银行一位经济学家表示:“如果成本压力持续存在,将有更多中国制造商停产,或将成本压力传导至消费端。”他说,后一种选择可能会更常见,因为最近其他亚洲国家暴发了疫情,这让中国生产商在与买家打交道时获得了更强的议价能力。

中国政府也表达了对这种情况的担忧。中国经济从新冠肺炎疫情中强劲复苏,这有赖于中国繁忙的制造业。如果制造企业难以盈利,可能会减缓复苏的脚步。这还可能导致国内通胀水平上升,不利于经济增长。

最近几周,中国官员多次就原材料成本上升发出警告,包括要求大宗商品行业的龙头企业不得操纵市场、囤积居奇以及从事其他可能推高原材料价格的活动。中国官方数据显示,追踪中国制造商关键原材料采购价格的指数5月份升至72.8,为2010年1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最近进行的调查显示,约47%的制造商表示计划在近期调整价格。该行研究部负责人吕进中在5月份的一份官方刊物中写道,37%的企业表示将对接受新订单持谨慎态度。超过38%的受访者预计原材料价格还会再上涨一个季度。

许多中国工厂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一直没有足够的工人来满足全球激增的商品需求。东莞亚洲鞋业协会的负责人表示,今年该地区的许多鞋厂订单激增,但一直难以招到足够多的工人。他说:“这不仅仅是广东的问题,也是全国的问题。现在的年轻人宁愿去送快递,也不愿去工厂上班。”

佛山市一家约700人规模的铝材加工企业也表示,尽管今年将工资上调了10%,但仍有70名工人的缺口。该公司负责人表示:“显然,这对许多年轻人来说吸引力还不够。也可能是疫情促使更多工人留在家乡,而不是出去找工作。”

95 美国最大输油管道遭攻击停摆,民众忧汽油短缺排长队加油。

美国最大输油管道遭攻击停摆,民众忧汽油短缺排长队加油。

全球共凉热,美国的制造企业也面临相同的问题

美国5月制造业活动回升,随着经济的重新开放,曾经被压抑的需求带来了雪花般的订单,但原材料和劳动力的短缺导致未完成的工作堆积如山。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的调查显示,企业及其供应商“仍然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并指出,“创纪录的交货期、关键基础材料短缺、大宗商品涨价和产品运输困难依旧影响着制造业。”

根据ISM的数据,由于工人和零部件短缺造成的人手不足和短期停工,仍然限制着制造业的增长。Plante Moran Financial Advisors的首席投资官吉姆·贝尔德(Jim Baird)表示:“强劲的需求是我们乐于见到的,但它也让制造商们疲于应付。”

ISM的数据显示,美国5月的制造业活动指数从4月的60.7升至61.2。该指数高于50表明制造业在扩张,而制造业在美国经济中的比重为11.9%。

新冠肺炎疫情迫使美国人居家隔离,这使得他们的需求也从服务转向了商品,导致了供应链紧张。病毒也干扰了制造企业及其供应商,导致各行各业劳动力和原材料短缺。

目前,美国已有超过一半的成年人接种了新冠疫苗,这使得有关部门可以解除一些对企业的限制。这和大规模财政刺激一样,正在刺激整个经济的需求。但没有迹象表明供应瓶颈正在缓解,即使对服务业的需求也正在恢复。

今年5月份,包括家具、机械、运输设备、电脑和电子产品等16个制造业都报告了增长。只有印刷及其相关行业报告收缩。

在电脑和电子产品行业,制造企业抱怨供应商表现不佳,并补充说:“需求激增,我们也正在努力招聘员工来跟上需求。”其他行业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食品、饮料和烟草产品制造商表示:“港口的延误仍然影响着库存水平。”金属制品制造企业报告称,他们预计供应链限制“可能要到2021年第四季度或以后”才会得到改善。

一项衡量工厂就业的指标跌至6个月来的最低点。ISM的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公司正在招聘或试图招聘员工,但“超过50%的公司表示在招聘方面存在困难”。虽然有近1000万美国人失业,但劳动力仍然稀缺。政府资助的大量失业补贴、儿童保育问题、担心感染病毒(即便疫苗很容易获得),都被认为是导致员工不出来工作的原因。

工人短缺,以及用于汽车和电子产品生产的半导体等原材料短缺,导致了未完成工作的进一步积压。5月,供应商向制造商交货的时间要比以前长得多,供应商交货指数跃升至78.8。这是1974年4月以来的最高读数,4月份的读数为75。该指数高于50,表明交割放缓。随着限制因素的增加,工厂生产增速降至去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富国银行(Wells Fargo)资深经济学家莎拉·豪斯(Sarah House)说:“这一定会让工厂感到愤怒,因为他们看到了千载难逢的需求激增,但由于工人和原材料的短缺,而无法充分利用这一机会。”

物资短缺还使投入价格(编者注:即生产要素价格)居高不下,加剧了通货膨胀。ISM制造业价格指数徘徊在2008年7月的水准附近,而那时经济正处于大衰退的阵痛之中。

多数经济学家和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Powell)认为,通胀上升将是暂时的。但也有人担心,虽然库存下降给企业提供了充分的定价权,但是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可能挤压企业利润率。

据《彭博商业周刊》报道,一项不包括食品和燃料的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4月较前一个月大幅上涨,创下1982年以来的最大涨幅。美国生产商定价的涨幅是经济学家预期的两倍。除非企业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并提高生产率,否则它们的利润率就会受到挤压。

丹尼斯·沃金(Dennis Wolkin)也卷入了这股逆流之中,他的家族经营着一家生产婴儿床床垫的企业,已历经三代人。通常来说,经济扩张有利于婴儿床的销售。但如果没有泡沫填充物这一关键原料,额外的需求就毫无意义。沃金使用的这种聚氨酯泡沫已经出现了挤占现象——部分原因是2月份美国南部的严寒,以及所有公司都在过度囤积原料。

虽然聚氨酯泡沫比疫情前贵了50%,但沃金会购买他所需量的两倍,而不是拒绝新客户的订单。他说:“每一家像我们这样的公司都会超量购买。” 在过去,沃金可以在周一订购泡沫,周四就能送货上门。现在,他的供应商不能保证任何东西。显而易见的是,他不可能永远维持较高的成本投入,同时仍然保证质量。沃金说:“这是一个长期的问题。通胀即将到来——在某个时候,你必须把它转嫁出去。”

(编译自《华尔街日报》、路透社、《彭博商业周刊》)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1年第11期)

《中国经济周刊》第11期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第11期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