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区域 > 陕西 > 正文

陕西黄龙:“行走的医院” 造福乡村群众

中国经济周刊一经济网讯  延安市黄龙县是典型的山区县,境内山大沟深,人群居住分散,农村人口占比达70%,当地群众看病就医较不方便。2021年3月,西北地区首个“行走的医院”建设项目正式在黄龙县启动,“互联网+健康”服务模式与县镇村一体化医疗服务远程会诊系统的深度融合,真正实现了“小病在基层,大病进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就医新格局,有效打通了制约县域内优质医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老三样”变“新武器”乡村医生背上“行走的医院”

“喂,杨大夫,您好。我是吉家河村的彭加治,家里老人突然心慌气短,麻烦您来给检查检查,……。”

“稍等,我现在就过来。”

一大早,黄龙县石堡镇吉家河村卫生室医生杨喜霞就接到了村民彭加治的求诊电话。她快速地收拾好“行走的医院”全科医生助诊包,迅速出诊。助诊背包里装满了各种仪器,在村民家就能做彩色超声、尿常规检测十一项、心电图检测等多项检查。

“自从县上启动‘行走的医院’项目后,像今天这种求诊电话,一天能有十来个,除了做基础检查,还可以通过远程门诊系统挂号县医院和北京的专家,像把一个‘医院’背在肩上,很方便。”杨喜霞说。

回忆起两周前,家里老人突然头晕,黄龙县石堡镇吉家河村村民彭加治仍心有余悸。

杨喜霞回忆当时情形:“老人躺着下不了床,直说头疼,额头上豆大的汗珠往下滴。”

通常情况下,村医常备的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老三样”,根本不足以应对疑难杂症。

“全科医生助诊包”缓解了老人的痛楚。“行走的医院”项目为黄龙县30个村卫生室、11个医疗单位统一配发助诊包,可以实现24项血液化验、11项尿液检验,并可以进行心电图及超声检查,以及血压、血氧和体温的检测。

经过业务培训的杨喜霞很快将各种检查数据实时上传到黄龙县人民医院,通过远程门诊系统与黄龙县医院内科主任吕宏伟连线,根据检查结果为老人提出最佳的诊疗方案。

“老人年龄大了,慢性病成了‘常客’,现在小病全部在村里看,大病打个电话,人家来车,拉着就走了。确实方便多了,看病不再难啦。”彭加治说。

如今,村民做常规检查无需舟车劳顿赶到镇上、县上,并且检查费用便宜。就拿腹部彩超来说,在村卫生室检查只需20元,而到县里需要60余元。不仅如此,检查费用还纳入门诊医保报销范围。

“行走的医院”实现了把优质医疗资源背进老百姓的家里。项目实施以来,昔日的乡村医生背上了“行走的医院”,拥有了现代医学诊疗的“新武器”,促进了分级诊疗,为广大群众特别是老弱病残、行动不便等困难人群提供了便利。

远程会诊 网络医院成为百姓“连心桥”

“张大娘,这是这几天的药,我看您最近恢复得挺好,一定要坚持用药……。”近日,黄龙县石堡镇吉家河村的村医杨喜霞再次来到村民家中,向81岁的张爱芝详细交代了药物的用法和用量。

“老人行动不便,杨大夫时常上门服务,来做一些常规检查,很贴心,减轻了我们的经济负担,太感谢了。”吉家河村村民张爱芝儿媳杨改感激的说。

小病不出村,通过互联网+医疗平台,还可以实现大病不出县。

在黄龙就能看北京专家号。在黄龙县人民医院远程会诊中心,黄龙县人民医院外科主任方继荣通过远程诊疗平台,与北京解放军总医院朱凯就患者的病情展开会诊。

“我看了检查单,颈椎核磁显示有神经明显压迫,这种情况药物控制不好,建议手术,现在的技术很成熟,不要有心理压力……。”北京解放军总医院专家对张瑞祥的困惑,一一耐心进行了解答,最终化解了患者顾虑,张瑞祥决定接受手术治疗。

“经过医生的远程会诊,我这颈椎病和肘关节综合症,大夫建议做手术,从根本上治疗手麻木和头晕的问题,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北京大医院、大专家的诊治,真的是太好了。”黄龙县居民张瑞祥说。

这样的远程门诊,每天都要进行几例,其中不少患者是农村偏远山区的老人。“网络医院”通过实时同步音、视频交流互动及影像资料传输,改变传统的远程会诊模式,实现老百姓不出门就能享受顶级专家的医疗服务,有效解决了山区百姓看病不方便、找专家就诊难的实际问题,极大缩短了群众看病的路程、时间,并减少了医疗费用。

“‘行走的医院’-全科医生助诊包别看它个头小,这个背包里有的不仅是各种检测设备,更是一个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的智能诊疗系统,带有远程专家门诊服务和全科综合检查功能,通过乡村医生在村卫生室利用设备将检测数据上传,让村民不用出村,就能享受到超声、验尿、验血、心电图等全面医疗检查和远程专家门诊服务。”黄龙县卫生健康局局长薛晓平说。

目前,黄龙县已建成的“互联网医院”实现了县、乡、村三级医疗网点全覆盖。自远程诊疗开通以来,全县因病致贫返贫率直线下降,基本实现了“小病在基层,大病进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分级诊疗目标。

治病变预防 健康档案为群众保驾护航

村里来了一辆健康服务车,还不用花钱,这让长石头村的群众喜出望外。

黄龙县结合“行走的医院”项目,成立了“白求恩医疗服务队”定期深入乡镇村组,开展“流动医院下基层”活动,为基层群众义诊,并及时建立健康档案。

活动开展中,发现近三成老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接诊医生立即对患病村民提出合理用药的建议。

“当遇上疑难问题时,立即通过‘行走的医院’系统软件及时与线上门诊专家远程连线,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让百姓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大医院专家‘面对面’的问诊服务。”黄龙县三岔镇长石头村卫生室村医顾静说。

从预防到治病,真正把健康送到群众家门口。黄龙县组建的37组120人的健康服务团队,每周定期2次到乡村、学校、机关开展健康体检、医学科普宣教、急救知识普及、疾病诊断治疗等健康服务,并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做到对百姓个人健康状况的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农村地区的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医疗服务水平,直接影响着广大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黄龙县通过创新医疗服务机制,落实基层卫生室标准化改造、成立‘白求恩服务队’、设置医疗服务点、配备健康服务车,充分利用‘行走的医院’,显著提升了诊断救治及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水平,让基层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医疗资源,真正为群众撑起健康‘保护伞’。”黄龙县卫生健康局局长薛晓平说。

“行走的医院”和“流动医院下基层”服务模式的深度融合,有效解决了黄龙群众看病就医的难点、堵点,让当地百姓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陈子龙 任燕燕)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