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原创 > 正文

新疆棉花产业真相

棉花从业者年收入8万元以上远高于内地

“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 这是业内共识。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也显示,新疆棉花总产、单产、种植面积、商品调拨量连续20多年位居全国第一。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侯隽

3月31日,瑞典企业H&M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公司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依然坚定”,公司希望做“负责任的采购者,不论在中国还是世界其他地方”。

但是,这份姗姗来迟的声明全文并未提及新疆,也没有对该公司去年为何发布“我们不与位于新疆的任何服装制造工厂合作,也不从该地区采购产品/原材料”的声明做出解释。

为什么这些外资企业要给新疆棉花泼脏水?从棉花行业本身来分析,新疆棉花的品质和产量在世界上真实地位到底如何?我们又该如何提高我国棉花行业的话语权?

40 新疆阿拉尔,采棉机在卸载棉包。视觉中国

新疆阿拉尔,采棉机在卸载棉包。视觉中国

棉花的明枪和暗战

“以棉花产业为代表的近代工业形塑了整个世界,也造成了世界各地发展的不均衡,这种不均衡影响至今。”这是哈佛大学的历史教授斯文·贝克特在《棉花帝国》一书中的结论。

很多人非常奇怪,为什么小小一朵棉花,背后蕴藏了如此大的力量?

目前,棉花的种植已经遍布全世界的热带和温带地区, 但是从全球来看, 棉花生产相对较为集中,主要分布于中国、印度、美国、巴基斯坦、巴西、澳大利亚以及中亚五国,这些国家的棉花产量占到全球总产量的90%左右。

根据WTO发布的《2019年世界贸易统计报告》,2018年全球纺织品(SITC65)和服装(SITC84)出口贸易规模分别达到了3150亿美元和5050亿美元。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纺织服装出口国家,占全球出口市场总额的33.7%。其中,对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出口,占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

“从棉花质量和产量来看,美国是世界上产量最大和出口最多的国家,质量也好。我们中国排名第二,但是质量非常好,尤其是长绒棉是世界上最好的棉花,柔软度、光泽度、亲肤度、透气性、弹力等指标均远超普通棉,而且只有新疆产。这种棉是高级定制面料的最佳原料,也是很多奢侈品集团指定的棉花。印度产棉虽然也多,但是质量远不如中国和美国;澳大利亚棉花质量不错,但是产量不如美国、中国和印度。” 新疆银通棉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楚中会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中国供销集团董事长侯顺利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在中国种植业中,棉花是仅次于粮食的大宗农产品,也是产业链延伸最长的农产品。不仅仅涉及棉花种植、加工流通、纺纱织布到纺织服装多个环节,更是一个结构完整、配套齐全的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

新疆则是中国棉花最重要的产地,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新疆棉花单产为137.5公斤/亩,较全国平均单产高10.6%。

“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 这是业内共识。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也显示,新疆棉花总产、单产、种植面积、商品调拨量连续20多年位居全国第一。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根据印度棉协去年年底的预估,2020/2021年度印度棉花产量同比预计下降1.1%至605万吨。根据中国棉花信息网预测数据,2021/2022年度中国棉花种植面积预期289万公顷,同比略减0.5%;产量预期585万吨左右,同比减幅在7%。另据美国农业部最新预估,美国2020/2021年度棉花产量约为325.5万吨,同比下滑近25%。本年度,巴基斯坦先因灌溉水缺乏,后又受过量降雨、蝗灾以及棉铃虫害等因素叠加影响,产量锐减近30%。

显然,相对于其他国家,中国受疫情影响的程度是最小的。

于是,暗战开始了。

在这场暗战中,BCI组织(Better Cotton Initiative,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冲在前面。

作为一家国际性非营利会员组织,BCI旗下会员的棉花供应量和采购量在全球都排在前列。

而在稼垣晖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学明看来,BCI就是一个交友平台,据说其认证的棉花,市场认可度更高一些, “但我们没有加入这个组织,主要是因为加入要交钱。但我们新疆棉花质量那么好,为什么要受制于一个外国组织,所以我们新疆很多从事棉花行业的企业都没加入。”马学明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

微妙的是,目前BCI理事会主席由马克·卢科维兹(Marc Lewkowitz)担任,他也是美国“SUPIMA”公司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该公司旨在运营和推广美国优质棉花皮马棉(PIMA Cotton),与中国新疆棉花存在一定程度的市场竞争关系。

而且, BCI官网显示,当前BCI理事会共有十几家成员,担任理事的企业或机构大多来自印度、巴基斯坦、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而并没有来自中国的成员。另据媒体报道,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是BCI的赞助方,显然这是一家能够代表美国政府意志的机构,这被认为是对BCI决策有重大影响的力量。

哪里有什么强迫劳动 新疆棉农收入人均8万以上

BCI的调查报告称,新疆棉纺织业遭受“强迫劳动”,并被澳大利亚、美国、英国等国家的机构和H&M等跨国企业支持。

对于“强迫劳动”的无端指责,许多新疆棉花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他们对中国的认知太落后了,还停留在很多年以前,那是过去就业机会少,摘棉花就成为农民赚钱的一个副业。现在早就是机械化种植和采摘了。” 新疆银通棉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楚中会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在新疆阿克苏市从事棉花种植的时爱玲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作为一名80后,在上个世纪90年代,棉花大面积成熟时,因为劳动力缺乏,学校、政府部门和企业职工全部放假,去帮忙采摘。“但那早就成为历史,从2015年开始,采棉机开始呈井喷式增长。我们这里都是机械采摘。”时爱玲说。

楚中会介绍说,100亩地的棉花,以前需要10个采棉工干两个月,现在采棉机只需3个小时便可完成采摘。一台采棉机效率超过500个劳动力,采净率达到90%以上。除了采棉机,还配有无人机、大型智能播种机、大马力配套犁、智能采收机……

“但是我的收入提高了。以100亩棉花地为例子,如果用人工采摘,人工成本要付8万元以上。现在采棉机按时来收割棉花,一亩地的费用为140元,100亩地仅需要花费14000元,总耗时3小时便可完成全部采摘工作,与用人工相比,节省了6万元成本。”时爱玲告诉记者说。

马学明说,机械化的好处显而易见,解放棉农也让从业者生产力提高,“以前还是人工加工籽棉,现在都是机器,可以达到日加工籽棉400吨,按现在的收购量,我们企业可以在两个月内完成棉花加工。”

在马学明看来,机械化的推广为新疆打造自己的棉花品牌,实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哪里有什么强迫劳动,大家高兴还来不及,在新疆从事棉花产业人员的年收入一般在8万元以上,比一般内地城市的产业工人收入都要高。”

42 2021年4月3日,新疆巴州尉犁县塔里木乡塔里木村棉农在采用卫星定位导航的多功能一体化精良播种

2021年4月3日,新疆巴州尉犁县塔里木乡塔里木村棉农在采用卫星定位导航的多功能一体化精良播种。

打造优质国棉品牌

中国中纺集团有限公司棉花事业部商情研发部副总经理朱晛华说:“棉花产业不只是市场和行业,还有家国情怀,未来更重要的是培养中国这个产业链条里对于新疆棉的喜爱。如果我们自己都不爱新疆棉的话,谁还会爱新疆棉。”他认为,打造让消费者愿意付钱的新疆棉品牌,是棉花产业链共同努力的事。

早在2016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牵头,联合我国棉花全产业链208家企事业单位,成立了棉花全产业链一体化合作的国棉联盟。

据悉,成立仅4年多时间,国棉联盟在科技协同创新与成果推广、高品质棉花生产基地与供应链建设、产品全程质量控制标准与追溯体系建立、国棉“CCIA”品牌培育推广及棉花“三产”深度融合机制构建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国棉联盟负责人表示,今后联盟将以打造国棉“CCIA”品牌为突破口,贯穿棉花全产业链,建立从CCIA种子到CCIA服装的可追溯体系,促进我国由植棉、纺织大国向植棉、纺织强国转变。

中国供销集团董事长侯顺利认为,必须从产业实际出发,以系统观念推进棉花行业高质量发展,将质量提升与内涵拓展作为突破口。重点要做好4点:优化棉花供给体系,生产出更多符合国内纺织企业需要的高质量棉花;加强流行趋势研究和新材料新技术开发与应用,扩大纺织产品在医疗卫生、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消费新空间;强化品牌建设,引领消费升级和个性化消费趋势,提升品牌自信,推动品牌价值评价体系研究应用;进一步丰富消费场景,充分释放消费潜力。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1年第7期)

2021年第7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21年第7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