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原创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新IT”赋能实体经济,加快“中国智造”迈向中高端

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结合自身所在行业也在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进行思考。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孙冰|全国两会报道

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必须抓紧抓好的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结合自身所在行业也在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进行思考。

作为来自高科技制造企业的代表,在杨元庆看来,实体制造业是强国之基,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和保障。过去“中国制造”已经形成出色的成本和效率优势,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制造业还需要用智能化手段,实现提质增效,加快迈向中高端。

92

“新IT”赋能实体经济,加速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

“当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我深深认同,非常兴奋。”杨元庆说。

杨元庆认为,加快数字经济跟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中国制造实现产业升级,离不开“新IT”基础设施的支撑和赋能作用。但这里“IT”不再是传统的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而是Intelligent Transformation智能转型。

而所谓“新IT”,就是基于“端(智能物联网终端)—边(边缘计算)—云(云计算)—网(5G)—智(行业智能)”技术架构,帮助各行各业实现智能化变革所需要的技术、服务与解决方案。

杨元庆表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强国之基、立国之本。去年虽然遭遇疫情挑战,但中国制造在全球供应链和国际分工体系仍然牢不可破,为中国经济快速恢复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更需要用智能化实现提质增效,加快迈向中高端,将“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智造”。

但是,杨元庆也强调,“智能制造”不是简单地往生产线上增加几个机器人,而是整个制造流程、决策流程的数字化、智能化。过去这几年,联想一直在进行这样的转型。

“我们在生产车间部署5G专网和丰富的边缘设备;利用摄像头进行质量检测;对智能机床这样的‘端’所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实现预测性维护;基于客户订单、部件供应和产品计划等相关数据进行需求预测和智能排产……这些都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联想国内的智能工厂走出来的产品,不仅能满足国内大循环的需求,而且能够更精准地把握全球市场的需求,自信地投身于国际大循环的竞争与合作之中。”杨元庆说,这就是联想90%的产品是中国制造,却有70%的营收来自海外的“秘密”,更是新发展格局运转的效果。

为此,杨元庆建议,首先,在制造业内涵上,我们要从只是“为别人做嫁衣裳”,替别人代工,转变为生产自己具有国际品牌影响力的产品;其次,在制造对象上,要从简单跟随的产品,转变为更具创新内涵的产品;更重要的是,在制造水平和能力上,要凭借“研发—生产—供应—销售—服务”全价值链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从以低成本为优势的中低端制造,转变为高质量的中高端制造。

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支撑“中国智造”的“紫领”人才

杨元庆曾任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2018年又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他今年提交多项建议,除了上文提到的发挥科技力量赋能实体经济,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还包括发展供应链金融,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发展职业教育,稳就业,促进“中国智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发挥智能科技作用,帮助“银发族”跨越数字鸿沟;提高企业碳中和治理能力,实现绿色可持续增长等几大方面。

这其中,就《关于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推动职业教育创新融合发展的建议》,杨元庆进行了很多调研和思考。

“产业发展,人才是关键。推动‘新IT’赋能实体经济,离不开‘紫领’人才的支持和能动性。希望通过一系列政策扶持,能够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紫领’人才,在数字化、智能化浪潮催生的新业态、新模式中发挥出更大的才能,支撑‘中国智造’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杨元庆说。

所谓“紫领人才”,是指符合智能制造要求的,既熟悉实际制造流程又了解相应技术理论,兼具动手操作能力和管理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但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行业发展还面临社会认可度有待提高、兼具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短缺、行业企业参与办学意愿和动力不足等问题。

早在2017年,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中就指出:“领军人才和大国工匠紧缺,基础制造、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人才不足,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能力不强。”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人才到2025年的缺口预计达到950万人。

杨元庆提出,应当通过适当放宽职业教育毕业生在就业环节中的限制性条件;制定兼具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标准,提高教师福利待遇;激活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内生动力等,培养更多适应智能制造体系的专项人才。

今年2月,联想集团宣布启动“紫领工程”,联想将携手供应链、合作伙伴、地方高校与职业院校,通过学生培养、升级在职培训、开展专业课及实训课程、推出教学培训方案等工作,全面提升我国智能制造人才的技能成长和实践创新能力,并对外赋能行业人才生态。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1年第5期)

2021年第5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21年第5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