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原创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姚顺武: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促进乡村治理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歙县大茂社区党总支书记姚顺武认为,大力实施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着重解决好产业和资金问题,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激发基层党组织积极性,调动群众内生动力,健全农村信用体系,构建农村良好信用环境,既为畅通农村金融奠定基础条件,也为基层党组织提供乡村治理有效手段。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周琦 | 全国两会报道

信用是地方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信用环境是高等级的生态环境,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引领性、基础性、长远性作用。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歙县大茂社区党总支书记姚顺武认为,大力实施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着重解决好产业和资金问题,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激发基层党组织积极性,调动群众内生动力,健全农村信用体系,构建农村良好信用环境,既为畅通农村金融奠定基础条件,也为基层党组织提供乡村治理有效手段。

全国人大代表姚顺武_1_

全国人大代表姚顺武

他建议:

(一)从国家层面总结推广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

(二)加大对“信用主体”金融支持力度。一是在涉农信贷方面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二是对“信用村”“信用户”“信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在贴息低息贷款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以降低农村信贷成本,获得更多信用红利。

(三)将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对“信用村”在政策、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支持力度。坚持以“党建+信用村”模式助力乡村振兴,通过党建互动,实现党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构建出新的银政、银村关系,更好地解决资金供给、信用环境建设等问题。加快金融供给侧改革,因势利导,发掘农村特色,保留农村优势资源,推行“农业+”拉长产业链,盘活农村现有集体资产等方式,助力乡村振兴步伐。

(四)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新时代乡村”治理模式。“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诚信是社会治理的基石。建议中央有关部门加强调研指导,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促进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从治本出发,从“守信”入手,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氛围,源头防范化解矛盾,逐步降低信访率、成讼率和失信率,推进乡村治理,助力乡村振兴。

(五)加快推进“信用立法”步伐,以“信用立法”助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信用立法、完善信用法律法规体系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工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诚信不仅是道德问题,也是法律问题,诚信需要德治教化,也需要法治保障。为此,建议推进信用立法,把法律的规范性和引领性结合起来,通过设定相应的权利义务,使其转化为具有权威性、引导性、激励性、约束性的刚性规定。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