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原创 > 正文

全国政协委员王召明:做好我们自己的特色种业,不再被国外“卡脖子”

王召明表示,我国“生态用的种子、牧草的草种、城市草坪的种子”90%以上依赖进口。特色种业,如“乡土品种、地方特产、道地药材”,亟需挖掘保护。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王新景 | 全国两会报道

“摸清我们特色种业的家底儿,尽快研发出一批特产农作物种子、乡土草种、牧草种子, 有了‘顺国情、合地情’的特色品种就不会再被国外‘卡脖子’。”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蒙草生态董事长王召明提出建立“国家特色种业种质资源库”,做好自己的特色种业的建议。

微信图片_20210310182244

蒙草生态董事长王召明

王召明表示,我国“生态用的种子、牧草的草种、城市草坪的种子”90%以上依赖进口。特色种业,如“乡土品种、地方特产、道地药材”,亟需挖掘保护。

王召明认为,种什么、在哪种,一方水土就要发展好一方的特色种业。为此,他提出以下四项建议:

一是建立“国家特色种业种质资源库”。 农业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资源普查时发现,原来各个地方的特色品种大量消失。建议农业部等部门牵头,组织建设“国家特色种质资源库”,把全国各地有特色的种质资源都收集、鉴定、评价、保护起来,形成国家特色种业发展体系。

二是尽快启动国家牧草良种工程,藏粮于草、藏草于肉。草就是肉、草也是粮,草业安全就是粮食安全。但我们国产的牧草种子不到1/10,适合北方耐旱的耐寒的品种更是紧缺。要尽快启动国家牧草良种工程,加大牧草良种扶持力度,从“种质资源保护、新品种选育、良种繁育和种植推广、质量监督”,每个环节都要政策落到实处。

三是建立特色种业数字化系统,让特色种子知道在哪种、怎么种。特色种业发展要跳出传统“农业思维”,建立各省市区的乡土种业数字化体系,每一个区域的每平方公里,水土气条件不一样、原来有什么种子、现在适合种什么、种多少、种的怎么样、防病防疫、预测收成,坐在炕头就能管到地头,这就是种业数字化一张网。

四是要明确支持企业做主体推进特色种业现代化。建议国家设标准选择一批有科研能力、种质资源储备、育繁推应用转化好的企业,给针对性政策支持,例如在土地流转、良种补贴、机械化加工种植、数字化管理等方面建立起专项的长效奖补机制。(冯程程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编:周琦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