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原创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财政厅厅长罗建国:坚持人民至上,兜牢民生底线

全国“两会”期间,围绕民生领域话题,《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罗建国。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周琦 | 全国两会报道

政府工作报告显示,过去的五年,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新增就业超过6000万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发展取得新成就,教育公平和质量较大提升,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全国“两会”期间,围绕民生领域话题,《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罗建国。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财政厅厅长罗建国。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罗建国

“过去的五年,是财政改革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罗建国说,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变化、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安徽各级财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全力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取得积极成效。

罗建国介绍,五年来,安徽财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民生支出累计达2.8万亿元、占全省财政支出80%以上,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守住底线、突出重点,腾出更多财力向基层一线、困难地区和弱势群体倾斜,保障就业、教育、社保、医疗等重点民生支出需要。健全完善民生工程遴选、审核、实施、监管、验收等一揽子联动管理机制,累计投入5260亿元共计滚动实施54项民生工程,惠及全省7000万人民群众、人均受益7000多元,每年民意调查满意度均保持在85%以上。建立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建设财政保障机制,下达近280亿元支持32个贫困县补齐基层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坚持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定有力做好疫情防控、防汛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等政策支持、投入保障和资金监管工作,切实增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制定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罗建国表示,2021年,安徽各级财政部门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精心做好民生工作,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切实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高社会建设水平提供坚实的财政支撑,确保“十四五”民生建设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一是进一步聚焦重点领域。贴近群众需要,回应群众关切,围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卫生健康体系建设、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基本民生保障、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加强民生领域补短板、强弱项。

二是进一步聚合资金资源。进一步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加强对民生领域直达资金的使用和监管,确保民生支出只增不减。树牢绩效导向,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统筹多方参与和多元投入,善用市场逻辑和资本力量,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需求。

三是进一步聚集政策机制。完善财政政策机制,更多向惠及面广的民生项目倾斜。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对国家出台的统一民生政策做到应保尽保、全面落实,确保上下同步、有效持续,做到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基层实际相匹配。

四是进一步聚力推进落实。强化党委领导、政府负责、财政牵头、部门主管、市县实施的全链条责任体系,在规划设计、资金保障、调度推进、项目实施、运行维护、宣传引导等环节加强全过程管控,为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民生建设贡献更大合力。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