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原创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农科院副院长赵皖平:建议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及质量管理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提出了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及质量管理的建议。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周琦 实习生 张希敏 | 全国两会报道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以建设高产稳产农田为基本目标,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长久安全。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21年八项重点任务中指出,要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年末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建设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提出了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及质量管理的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

赵皖平介绍,近年来,全国上下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强化责任落实,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补齐农田基础设施短板,推动全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然而,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也普遍存在以下突出问题,致使各地难以按质按量完成任务。例如,重实体轻配套,耕地质量有待提升;重建设轻管护,监管机制有待健全。

对此,赵皖平提出了三项建议:

一是因地制宜,综合开发。建设高标准农田,要把耕地、道路、排灌渠道、排灌站、输电线路、生态环境等结合起来通盘考虑,合理安排,科学开发,以达到改善和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更大程度地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的根本目的。

二是保护耕地,提高质量。在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已近到位情况下,要进一步加强耕地地力建设。通过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等手段提高耕地地力水平;通过深耕深松,打破犁底层,恢复土壤团粒结构,调整土壤三相比例关系,提高耕地质量水平;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指导农民科学施肥,真正实现耕地质量可持续发展。

三是科学施工,强化管护。首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投资大、施工任务重、工期短、技术要求高,应加强施工期间的领导和管理,选择具有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科学规范系统的工程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其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成后,应及时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农户和专业管护人员实施的管护体系。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