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原创 > 正文

全国政协委员、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工业互联网底层核心技术瓶颈亟待突破

詹纯新建议,发展工业互联网要强化工业思维,要注重从具备工业底蕴的工业企业中培育优秀的工业互联网公司,加大对其的扶持力度,以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李永华 | 全国两会报道

全国政协委员,中联重科党委书记、董事长詹纯新在今年两会上建议,用工业思维做工业互联网,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强化“专注、专业、专家”的工业思维,在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互联、5G、大数据等底层核心技术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1

全国政协委员、中联重科党委书记、董事长詹纯新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2年,主要从事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高新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20多年的创新发展后,中联重科逐步成长为一家全球化企业,主导产品覆盖10大类别、56个产品系列,600多个品种。中联重科先后实现深港两地上市,成为业内首家A+H股上市公司。目前,公司积极推进战略转型,打造集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和金融服务多位一体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

1月20日,中联重科公告,公司预计2020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0亿~75亿元,同比增长60.13%~71.57%。

作为来自工业制造企业的委员,詹纯新表示,工业制造当前正处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依托工业互联网发展工业,是实现工业强国的关键。

近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但是,詹纯新认为,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沿用消费互联网的思维和模式,对工业互联网的属性体现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工业的转型和升级,今后需要在专注、专业、专家这三个方面发力。

一是专注。工业属性是工业互联网的本质属性,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根本在于发展工业,打造工业产品。

二是专业。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在部分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底层核心技术还存在一定差距,并且与制造工艺、产线设计、企业管理结合不紧。如何加快将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互联、5G、大数据等底层技术应用于产品和产线之中,是当前发展工业互联网亟待突破的专业瓶颈。

三是专家。总体来看,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具备独特的优势和潜力,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庞大的工业企业,领先的互联网生态。但互联网科技人才多集中在消费互联网领域,少有既懂互联网又懂工业制造、工艺和产品的专家人才。目前,除了少数制造龙头企业针对业务场景进行专门的投入和“原生”的人才培育、研究外,很多企业只能以“嫁接”的方式利用互联网企业的通用平台,在工业互联方面的专家人才缺乏。

结合多年在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思考,詹纯新认为,工业互联要在“专注、专业、专家”方面强化工业思维,基于工业制造的全流程、全产业链去运用互联技术,从底层往上,从产业端做起,从产品做起,从车间做起,以新技术叠加工业思维,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

詹纯新建议,发展工业互联网要强化工业思维,要注重从具备工业底蕴的工业企业中培育优秀的工业互联网公司,加大对其的扶持力度,以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

责编:王秉阳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