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原创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俞学文:“最先一公里”的数字化升级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武义县青坑村村委会主任俞学文多年来一直关注“三农”问题。今年,他提出建议,要提升农业“最先一公里”的数字化水平,打通产供销通路。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孙冰 | 全国两会报道

3月4日,2021全国两会正式拉开帷幕。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武义县青坑村村委会主任俞学文多年来一直关注“三农”问题。今年,他提出建议,要提升农业“最先一公里”的数字化水平,打通产供销通路。

俞学文

俞学文

通过长期调研,俞学文发现中国农业面临产业结构不稳定、产销不对接和品牌化缺失等难题。

“很多时候,种植户面临今年种了很多明年卖不出去的情况,产能过剩,没有品牌,好产品卖不上价格,急需要借助互联网平台发挥优势,打通产供销通路、建设农业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经营天猫店近10年的他,非常了解互联网的优势和价值。

他也指出,农民靠天吃饭,产销不对接,不仅是因为信息差,还存在源头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因此,从“最先一公里”入手补齐短板,就显得尤为重要。他建议,应该发挥产地仓等数字化农业基础设施的优势,帮助农民提升农产品附加值,通过订单农业进一步保障农户利益。

另外一方面,他也建议加快农业产供销数字化转型,鼓励和支持互联网平台和新零售企业,通过线上、线下专区多渠道拓展农产品销售,支持乡村振兴重点地区开展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标准化建设,鼓励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建立产业共同体。

实际上,在农业的“最先一公里”,互联网企业一方也在持续重投入。比如,2020年,阿里巴巴5大数字农业集运加工中心(数字化产地仓)建成投用,其中4个落在西部的云南、四川、广西、陕西,打造农产品转化为标准“农商品”、从田间走向餐桌的核心枢纽。

俞学文认为,产供销打通、全链路数字化升级的意义在于,以订单农业替代盲目生产,农民用新的办法种出好产品,卖出好价格,消费者则可以买到品质稳定、吃得放心的鲜美农产品。

2月25日,国家乡村振兴局挂牌,标志着“三农”工作重心从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历史性转移。俞学文表示,做好农业“最先一公里”的数字化升级是重要抓手,希望今年两会能形成更多具体建议,为乡村振兴长期规划打下基础。

责编:姚坤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