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区域 > 广东 > 正文

“泥巴魔术师”何湛泉:做今天的文化,明天的古董

“你不要问我有什么,请问你要什么?我就用泥巴变出来给你。”

自称要做“泥巴魔术师”的何湛泉在提到陶艺话题时,顿时从知天命的大人变成了在玩泥巴的小孩,兴致勃勃又纯真可爱。

何湛泉确实是个名副其实的泥巴魔术师。

从传统瓦脊装饰构件,园林手塑壁画、贴塑板画、文房器皿、人物陶塑、花插挂壁、花盆茶几、鱼缸到仿古器具等石湾陶艺作品,都是他用泥巴塑造出来的,而这些题材丰富,釉色绚丽,工艺精湛的作品目前也正在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为展出,让更多人“见证奇迹的时刻”。

图片1

这些作品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点——均为龙窑柴烧作品。这也是何湛泉广为人知的故事:在工业发达的当下,他始终坚持传统工艺,尽全力复兴石湾陶艺。

四十年如一日,在“陶的世界”里踽踽独行,埋头苦干,何湛泉已经成为古建筑陶塑瓦脊修复专家、著名的古旧石湾陶器收藏家、广东传统建筑陶塑瓦脊制作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首届“广东省传统建筑名匠”认定工作中的陶塑技艺名匠,也是小榄菊城陶屋的主人。

不过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做陶艺的核心:做今天的文化,明天的古董,未来的历史。他要做的从来不是产品,而是可以流传的作品,也是可以传承的古典陶艺。

相比于第一,更想做唯一

石湾陶艺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流派,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底蕴,也是岭南文化的杰出代表。石湾位于广东省佛山市,何湛泉却是中山人。但如他自己所说“我不是石湾人,但是我好像全身都是石湾的血统。”

有着“石湾血统”的何湛泉,注定是要踏上这条石湾陶艺之路的。

年少时,何湛泉发现父亲的假山上面有石湾的小公仔,非常可爱。得知这些微塑是用泥巴做的,惊喜又惊奇,他便萌芽了学陶艺的想法。

17岁,何湛泉用自己的方式,烧制了“处女作品”——绿釉仿青铜器皿。同年,在父亲的支持下,师从陶塑名匠劳值先生。“他真正把我带到了陶艺的世界”。

1983年,20岁的何湛泉创办了“菊城陶屋”。恰逢改革开放,工业不断发展,陶瓷业也不断迎来新的制造技术和设备,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成为主流。

图片2

在工业化大潮中,何湛泉却要做“逆行者”——他不用电窑、煤窑,偏用龙窑柴烧,偏坚持纯手工制作。从选泥、配泥、炼泥加工到泥胚工艺制作、风干、上釉再到装窑、烧窑、出窑、打磨拼装,数十道工序才能完成陶工艺品的制作。

图片3

最初的十年里,何湛泉带领菊城陶屋攻破了原材料、釉彩配方、上炉火候等技术关键,解决了工艺流程上的突出难题。

一是陶土的选择。 “要把控好泥胚在1250摄氏度的高温烧制中不变形,泥的配方一定要准确。”

为了使泥坯在烧制过程中不开裂与变形,经过无数次试验,何湛泉和技师团队最终选定了中山黑泥、三水乐平泥、清远龙塘泥和市桥灰黑泥等泥种与陶砂混合,摸索出最佳配合比例。

二是陶釉的调制。当下现成的化工材料随手可得,但何湛泉却要自己调制。他选取植物色素、矿物原料、金属元素三者混合调制成陶釉,其中混合比例、含水浓度、上釉技术等,也是在无数试验中确定下来的。

三是装烧过程与烧制程度,视为成功的大关,因是采用龙窑烧制、以木柴为燃料,只能以非机械的人工经验来控制,既要升温到1250摄氏度,又要控制在一定时间内烧成,难度是相当大的。

图片4

何湛泉介绍,木柴烧窑仅一道工序,从慢火开启到烧窑结束,就需要18个小时,1250摄氏度的高温。“一窑产品烧得好不好、漂不漂亮,火起着关键作用。比如龙窑烧火时,火的走势一定要呈向上走的抛物线。”“柴烧的每一秒钟都要盯住,它不断变化。”

何湛泉认为这才是艺术的魅力之处:“艺术的东西精华所在就是有温度、有人性、有感情。”

图片5

多年“偏执”终于换来了“唯一”的实现,“好像做了一个梦,梦里是陶的原始社会”。何湛泉用坚守重现了岭南最地道的淳朴,缔造了“陶的原始社会”——“菊城陶屋”。

诚然,何湛泉也曾有过放弃的想法,“我们经历了改革开放,周围的人一早就发达了。”但他还是选择坚持,这不仅源自内心的喜爱、对祖先的敬仰以及传承岭南文化的初心,还有他骨子里的“偏执”——“相比做第一,我更喜欢做唯一”。

做今天的文化,明天的古董

石湾陶艺一代宗师刘传1997年亲临菊城陶屋时,曾留下一句话:“石湾陶花小榄开!”在获得此褒奖之前,菊城陶屋已经深耕了多年。

1983年,菊城陶屋在小榄创办并在当地工商所拿了牌照,何湛泉刚满20岁。创立之初,工厂定位为“研究生产型工厂”,取名为“屋”。何湛泉也表示,“‘屋’可大可小,同时也表明自己谦卑的一种感觉。”

小榄镇是中国菊花文化艺术之乡,旧称“菊城”。何湛泉解释到:“我既然是做传统的东西,直接用老名‘菊城’更能体现传统性。”“‘陶’表明我态度鲜明,我只做陶,专业做陶。于是,“菊城陶屋”由此得名。

何湛泉不断强调,“没文化是最可悲的”。“文化财富是通过人的智慧、人的积累、人的内涵修养去演绎的。”因为,菊城陶屋也一直秉持“做今天的文化,明天的古董,未来的历史”。

岭南文化中,家文化是重中之重。何湛泉亦巧妙地将“家”与“陶”结合以来,让陶文化走入家中。除了常见的花盆、几座,何湛泉还综合房屋的建筑风格、空间大小等,为不同房屋定制不同的陶艺。

图片6

在东莞市的新世纪豪园,室外的牡丹壁画,花园内的对联、金钱花窗,室内的喜上眉梢挂壁、寿桃摆件。其中牡丹壁画正对迎宾第一门,“开门见牡丹,花开富贵”,象征着富贵吉祥、繁荣昌盛,是主人对家庭的美好祝愿。

图片7

英国伦敦繁华的SOHO区的包子店——Bun House,店内客人坐的中式园林凳、洗手间的陶缸洗手盆,还有栽种盆景的绿色釉色盆器是出自菊城陶屋。

图片8

每一件陶器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里都有岭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中的火炬,由小榄华帝生产,而火炬上祥云的图案又给了何湛泉灵感,由此制作了祥云台。

一路以来,菊城陶屋演绎着最地道最传统的陶。“一个人最难征服的就是自己,所以要沉得住气,要沉下去。”何湛泉一再强调“坚持”的力量,“都说十年磨一剑,我可以用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磨一剑。”

修复古建筑,终身研究瓦脊

石湾陶塑中的瓦脊艺术也十分著名。石湾陶塑瓦脊使屋顶有崇高感,使建筑有丰富华丽的外天线,因而为古建筑增添了异彩,是岭南建筑装饰艺术中的一枝奇葩,装饰精微,构思巧妙,散发出汉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

但由于文化断层、历史的因素,瓦脊修复这项传统工艺在技术和人才上极度匮乏。何湛泉甚是遗憾,1982年师从劳值后,他有幸发现这项技术,并在师傅劳值的帮助下对现存文物实地研究,在屋顶上仔细观察,记录瓦脊的尺寸、设色、内容、装饰等特点牢记于心。

何湛泉还许下诺言:“终身研究瓦脊”。

在何湛泉看来,“古建筑的瓦脊才是整个陶艺生产过程中,最有趣、最好玩和最高境界的一种陶的演绎”。因此,他愿意用7年时间去修筑恢复悦城龙母祖庙瓦脊。

图片9

“古建筑的瓦脊恢复并不简单”。一方面是要熟悉岭南文化,解读瓦脊制作的历史背景中的密码。另一方面,还要做到“修旧如旧”。原有的瓦脊经历风吹雨打、岁月日晒百年之久。如何做到修复部分与原有部分完整衔接、吻合,相当考验技艺水平。

不仅如此,由于陶在1250摄氏度的高温烧制中会收缩12%。因此,一些需要局部修复的瓦脊,在修复前还需要准确计算作品材质的收缩率,保证修复位置的完美衔接。上世纪90年代,在三水芦苞祖庙瓦脊修复中,北帝庙的前殿一条瓦脊的局部修复就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

广州陈家祠、佛山祖庙、德庆悦城龙母庙、香港车公庙、三水芦苞祖庙……一座座重点文物古建筑都是他的展厅,为岭南传统古建筑陶塑瓦脊制作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向古人学习,不断总结经验

何湛泉的作品散发着传统的古色古香和清新自然的生命力,就像一口历久弥新的活泉。

图片10

古人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何湛泉作品的“活水”便是上千件的老石湾陶器。“因为有收藏的基因和理念,所以我有几百位老师,几百位设计师。”

何湛泉颇爱收藏最祖先的老石湾陶文化,尤其钟情于明清以来的老石湾陶。“我1981年开始玩收藏,是第二任小榄收藏协会的会长。” 收藏家这个身份,让他的作品充满灵性。

“如果不识货,就做不到好作品。”在何湛泉的收藏生涯中,他的第二任老师——广州南大门收藏太古谢志峰,丰富了他的鉴赏知识,影响了他的收藏理念。

每晚,何湛泉都会和祖先来一场深度对话:“这个泥是什么样的?烧至多少度?釉是怎么变成这样的?火呢?火势是怎样的?整个烧火是怎么设计出来的?”边对话边记录,一场对话结束后,收获到的远大于收藏品的价格。“收藏一件好作品,不亚于遇到一位好师傅。”

除了向古人学习,还要自己主动做功课,总结经验教训。

图片11

“你读书的时候,一定要每做一样东西就做功课。我就长期做功课,我每一窑记录下来这是第几窑,几号下雨或者天晴出窑情况是怎么样。我的技术就是在这样的做功课中做出来的。”从第一窑开始,何湛泉就习惯用笔记录下烧窑的经验,这样的习惯已经延续至今。

图片12

回看过去的40年,何湛泉感恩三位恩师,“我的资源非常好”;他感恩祖先,留下珍贵的陶艺技术;他也感恩自己,坚守到底,不忘初心。

“艺术的价值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价值,一种人和技术结合起来爆发的一种文化内涵。”他也在“用泥巴变魔术”的路上继续坚守和传承真正的艺术价值。  (邹锡兰 徐倩倩)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