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区域 > 四川 > 正文

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筑梦 从市校“朋友圈”中人才引聚的“小切口”看成都高质量发展背后市校合作的“大驱动”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于跃) 幸福美好生活十大行动“上新”成为今年成都“两会”关注的焦点之一特别是,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筑梦工程提出成都将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城市机会成就青年创业梦想让每一位青年“热血沸腾”。一座城市的竞争力取决于创新,而一座城市的创造力取决于人才,一直以来成都不断深化校地协同合作释放了巨大的人才红利今日成都两会关注我们从市校“朋友圈”中人才引聚的“小切口”看成都高质量发展背后市校合作的“大驱动”。

从上海到成都研究生联合培养正加速推进

沿天府大道一路向南抵达成都科学城片区核心区域,天府海创园一期已竣工,42万平方米的产业办公载体规模初现。未来,上海交大(成都)研究生培养基地也将入驻这里,为成都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人才智力支持。这一相距千里的人才培养交流合作是成都不断深化市校合作结出的“硕果”。

去年11月25日,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成都“一口气”与上海交通大学签下4个“大单”,上海交大(成都)研究生培养基地就是其中之一。签约2个多月以来,各项工作随即紧锣密鼓的展开。据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副院长顾顺超副教授介绍,目前,工作组正多管齐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摸排联合培养单位、装修方案立项等多项工作加速推进。“我们初步计划研究生在蓉培养以课程学习和实践锻炼为主线,采取‘双导师’制,推动研究生联合培养。一方面,围绕成都‘5+5+1’产业方向,结合上海交大学科优势,学校正统筹招生名额、专业领域,细化研究生培养方案;另一方面,我们正在抓紧对接成都相关大型企业作为联合培养基地,如东方电气、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等,初步收集了企业需求,梳理了联合培养方向;此外,成都研究生培养基地载体将设立在天府海创园内,相关装修设计工作正在立项。”顾顺超副院长进一步介绍道。

事实上,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成都与上海交通大学已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基础。仅在人才培养和引进上,研究院已先后引入一批上海交大教授、专家及毕业生来川创新创业,引进聚集各类人才逾百名,其中高层次人才27名,为校地融合、产学研协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以上海交大(成都)研究生培养基地为契机,可以预计,在人才、成果、项目、平台等更多领域,市校合作将打开群星璀璨、硕果累累的新局面。

从“吸引来”到“留下来”“蓉漂”成为时代风尚

市校合作不断深化,不仅打开了人才培养交流的新局面,也吸引了一批院士项目纷至沓来……在位于彭州的成都石油化学工业园区,一座包括实验楼、综合楼、中试基地工厂及仓库的大连理工大学成都研究院正拔地而起,中国工程院院士蹇锡高的新型杂环高性能工程塑料项目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的电解水制氢项目即将在这实现产业化。

不止于此,深化市校合作,引聚人才资源,成都交出了一张亮眼的“成绩单“——推动高品质科创空间建设,已引入魏于全院士、李灿院士等近10个院士团队入驻;规划建设四川大学、电子科大等8个环高校知识经济圈,中科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等“中科系”“高校系”新型研发机构聚集发展,孵化科技企业1800余家,引聚创新团队1500余个,转化高校科技成果3900余项。……目前,成都的高校“朋友圈”已增至18个,并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等近80家高校达成校院企地合作项目。

与此同时,以“城市合伙人”为核心理念,成都编制出台全面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18条”和人才新政“2.0”等政策,制定深化校院企地深度融合工作方案,以产业功能区为载体创新市校合作模式——以人才为中心,建立目标导向的共建共管机制,探索校地共建园区管委会、合作成立园区管理公司,邀请高校科研人员到产业功能区担任首席科学家、特聘顾问、科技特派员。

同时,创新引才引资协同推进机制,推行“企业提需求、学校给编制、地方给支持”模式,协同引进高层次人才,促进科技人员在高校与园区双向流动。从“吸引来”到“留下来”,不断深化的市校合作,正激活人才这一“第一资源”,释放澎湃的新动能!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