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中国是“世界工厂”,也是“世界市场”

外媒眼中跨越百万亿的2020中国经济

疫情之下,当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面临着一轮又一轮的封锁和裁员时,在美国和欧洲等待疫苗推广以全面回到正轨时,中国在控制住新冠肺炎疫情后实现经济复苏,成为在2020年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025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摄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周瑞峰

疫情之下,当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面临着一轮又一轮的封锁和裁员时,在美国和欧洲等待疫苗推广以全面回到正轨时,中国在控制住新冠肺炎疫情后实现经济复苏,成为在2020年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尽管美国多年来一直在劝说企业到中国以外的地方投资,但中国已经扩大了自身在全球贸易中的作用,并巩固了其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中国经济从疫情中迅速恢复,中国的消费市场增长的势头也不断加强,由此成为了全球企业盈利更大的推动力。

此外,中国也巩固了其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的地位。2020年在中国市场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和二次上市公司的数量,在全球的占比达到创纪录的水平,大量资金流入股市和债市,指数的强劲表现甚至超过美国。

《华尔街日报》1月13日称,世界经济的增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中国。据穆迪分析公司(Moody’s Analytics)的预测,经通胀因素调整后,2020年中国经济占全球GDP的比例将达到16.8%。这一比例高于2016年(中美进入经贸摩擦)之前的14.2%。预计美国将占22.2%,与2016年的22.3%基本持平。

2020年,中国在全球GDP中的占比提高1.1个百分点,这是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最大的单年增幅。

1月18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 中国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10159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

这些成果是中国成功遏制新冠肺炎疫情、重振企业活力的证明。

复工复产,中国在行动

多年来,一些经济学家们警告说,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债务负担持续加重,生产率的提升速度也在放缓,这将危及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而且,经贸摩擦和高关税将进一步削弱中国的优势。

但中国在全球商品出口总额中的占比仍在增长。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的数据显示,2020年11月,这一比例为15.4%,而在2019年底,这一比例为13.7%。

中国政府进行了强有力的干预,遏制了疫情,帮助工厂和企业继续运营。汇丰银行(HSBC)亚洲经济研究联席主管范力民(Frederic Neumann)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写道:“中国比其他国家更早实施和解除了防疫封锁,在世界大部分地区挣扎着保持平衡的时候,中国经济却飞速前进。”

中国政府要求国有银行停止向受影响的企业和个人催收债务,同时以低于正常水平的利率向小企业提供新的贷款。此外,政府还返还了部分疫情前缴纳的税金。地方官员要求企业达到严格的防疫标准,以确保安全生产,在某些情况下,还要追踪工人与疫情地区的联系。

一旦相关地区的疫情得到控制,包括佛山市在内的许多地方政府,就派出班车将滞留在农村的农民工接回工厂。一些规模较大的制造企业,比如在中国为苹果公司组装产品的富士康,为重返工作岗位的工人提供每人最高430美元的奖金。

佛山诺比克电器有限公司(Foshan Nuobio Electrical Appliance Co.)联合创始人兼总经理陈新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说,他与两名合伙人,以及他们的妻子一起在公司的流水线上工作,以确保疫情期间空气净化器的订单得到满足。陈新说,当地政府确保工厂通过检查后才能重新开工。

陈新称,到2020年3月中旬,诺比克的大约50家供应商几乎全部恢复生产。这些供应商都在他工厂附近50公里范围内。陈新说:“这是中国提供的最大优势。你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找不到如此全面而紧密的供应链网络。”

随着西方消费者居家时间的增加,来自海外的订单激增,诺比克也从中受益。该公司的销售额在2020年增长了约20%。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官员张卫华说,截至2020年4月初,中国超过97%的大型企业已经复工。

包括消费类电子产品制造企业在内的其他公司,接到的出口订单也高于往常。去年11月,中国出口达到了近3年来最快增速,当月贸易顺差达到创纪录的750亿美元。

44

青岛西海岸新区各级职能部门在接到外资企业复工申请后,加紧审核,周到服务,在不到24小时就让企业接到复工通知,还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原材料和产品销售运输等难题,保障辖区中外资企业按时复工复产。

是“世界工厂”,也是“世界市场”

《纽约时报》1月18日称,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商,2020年更是扩大了领先优势。尽管有经贸摩擦和关税,当其他地方的工厂难以满足需求时,美国和欧洲的公司还是转向了中国的零部件和商品。由于越洋航线变得不那么可靠,中国国内的工厂也转向附近的供应商以取代进口。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一些中国商品的买家并不急于恢复在中国的采购,他们担心自己变得过于依赖中国。但他们发现,其他的替代品没有中国的这么好。

在澳大利亚,康加食品(Conga Foods)最近推出了一系列本地生产的醋,以减少从欧洲的进口,并激发消费者对本土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该公司董事戴维·瓦尔莫比达(David Valmorbida)说,该公司需要从中国进口玻璃瓶装醋,因为澳大利亚没有合适的瓶子。瓦尔莫比达说,“如果我们能在澳大利亚找到可靠的生产来源,能生产出我们需要的瓶子,而且价格具有竞争力,那么我们肯定更愿意在当地购买。”

Kleva Health是一家总部位于旧金山的初创企业,销售家用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去年夏天,该公司需要大量的唾液收集管。这家公司的创始人说,他最初决定的是使用加拿大制造的收集管,但在发现中国制造的收集管更便宜、更精准后,他放弃了原来的计划。

对那些对华销售产品的企业来说,中国的市场也是宝贵的机遇。包括大宗商品生产商、汽车制造商和奢侈品公司,这些公司在其他地区的销量都有所下降。

为什么外企不愿离开中国?

《华尔街日报》分析称,外国的制造企业很难搬离中国。虽然疫情引发的业务中断,让许多外企高管希望使公司实现供应链多样化,但是企业必须权衡,中国众多供应商齐聚形成了网络效应,搬离将失去这一优势,在见证过中国如此可靠之后,迁往其他地方将面临风险。

汇丰控股(HSBC Holdings PLC)去年11月对1100多家全球企业进行的调查发现,75%的企业(其中包括70%的美国企业)预计将在未来两年扩大在中国的供应链。

韩国零食生产商好丽友食品有限公司全球企业管理部主管郑永秀(Chung Yong-soo,音)说:“中国将永远是我们的主要市场。”

上世纪80年代,该公司与百事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推出了可以在韩国市场销售的新产品。不过,在中国销售产品日渐成为该公司利润的重中之重。

去年前三个季度,好丽友在中国的营业利润同比增长了28%,这得益于该公司向中国市场推出了新产品,其中包括糯米口味的巧克力派等。2019年,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占好丽友总收入的48.2%,高于2010年的38.7%。

旺盛的消费市场和金融市场

中国的消费者支出在去年秋季出现反弹。据欧睿信息咨询公司(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预计,2020年中国的个人奢侈品市场将增长7.6%,而全球市场则萎缩了20%。该公司奢侈品研究主管说:“当世界其他地方的消费停滞时,中国人却在继续消费。”

虽然今年上半年流向美国和欧洲的外国直接投资大幅下降,但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基本保持稳定。中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同比增长6.3%。

资金也以其他方式流入中国。据路孚特(Refinitiv)的数据,去年包括香港在内的中国市场上市公司占全球上市公司总数的43%。债券通(Bond Connect Co.)编制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外国投资者持有的中国债券达到创纪录的3.25万亿元(约合5030亿美元),同比增长49%。

自疫情暴发以来,中国经济一直很有韧性。展望2021年,世界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充满信心。据世界银行组织发布的2021年1月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世行预测亚太地区经济年增长将达到7.4%,将主要由中国经济回升带动。世行预测,中国的经济增速在2021年将攀升至7.9%。据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估计,中国2021年的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9%。而德意志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熊奕指出,由于中国经济活动回暖再超预期,预计中国2021年GDP全年增长将达10%。

( 编译自《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CNN)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1年第2期)


 

2021年第2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21年第2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