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原创 > 正文

海航集团被申请破产重整,陈峰出局!

在1月26日海航集团的新一届党委改选中,陈峰已经不在集团党委委员之列。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郭芳

1月29日下午,海航集团发布声明:

我集团收到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出的《通知书》,主要内容为:相关债权人因我集团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申请法院对我集团破产重整。

我集团将依法配合法院进行司法审查,积极推进债务处置工作,支持法院依法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确保企业生产经营顺利进行。

犹如一枚重磅炸弹,其震撼性不言而喻。

海航的流动性危机已历时近3年,即使市场上多有猜测,但这一结果仍然出乎了所有人想象。即使是海南省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以下简称联合工作组),在进驻之时或许也未曾预料到。

摄影《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摄影:《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一周前,1月22日,海航集团发布公告称:联合工作组已经完成尽职调查工作,按照“法治化、市场化”原则,制定了风险处置工作思路和方案,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现在看来,这是一个预告。之后,联合工作组组长顾刚继续向市场释放信号。发布公告的当晚,顾刚表示,海航风险处置即将进入关键时期,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依然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压力和挑战。

1月25日,他再次强调,海航整体风险处置方案正逐步落地,但依然要正视风险,大家要有化解风险的必胜信心,又不要盲目乐观。

据接近工作组的知情人士称,“刚进驻的时候,联合工作组根本想不到会走到破产重整这一步。因为他们当时被告知,海航的净资产有2000多亿元。”然而,真实的情况远非如此。

据海航集团内部人士称,“在联合工作组进来之前,真的快要崩了。当时联合工作组组长顾刚、副组长任清华进入董事局,也是应股东要求的结果。”

在联合工作组进驻前,没有任何人清楚庞大且错综复杂的海航系真正的资产和负债底数。

联合工作组自2020年2月29日进驻后的一个重要工作是摸底,花费数月时间对海航集团及旗下两千余家企业的资产、负债、关联往来等逐一核查,理清了整个集团的资产底数、管理结构、股权关系和债权关系。

海航内部人士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这是海航历史上第一次摸清了整个集团的资产底数、管理结构、股权关系和债权关系。”

摸底的结果是:资不抵债。

如今被申请破产重整是最后或许也是最符合各方利益的出路。

摄影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摄影:《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按照法定程序,如法院受理后,海航集团将正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管理人将接管企业,监管债务人的资金、财产等安全。

债务人企业一旦进入破产程序,意味着公司财产已无法清偿全部债务。这种情况下,老股东的权益应调整清零,调整的权益对应分配给债权人直接抵债,债权人就成了债务人的股东,或者把老股东的权益出售给战略投资者,战略投资者提供资金用来给债权人还债,以最大程度保障债权人的利益。

如能顺利重整完成,海航将“轻装上阵”,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

而这也就意味着海航集团的老股东将彻底出局。

在1月26日海航集团的新一届党委改选中,陈峰已经不在集团党委委员之列。

责编 | 姚坤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