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原创 > 正文

院士欧阳明高战广汽?两边都是正确的废话,谁骗了谁?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1)在周日落下帷幕,但论坛上院士和车企之间针锋相对的公开喊话仍在持续获得关注,引发议论。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邹松霖 | 北京报道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1)在周日落下帷幕,但论坛上院士和车企之间针锋相对的公开喊话仍在持续获得关注,引发议论。

在周六的会议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欧阳明高的发言观点在网络广泛传播,文章中称,欧阳明高直指,如果有人告诉你,他的车能跑1000公里,几分钟能充满电,还很安全,成本又很低,他一定是骗子。

在公众还在猜测院士矛头所指是蔚来、特斯拉或哪家车企时,广汽埃安自己跳了出来。

1月17日,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古惠南同样在论坛发言。针对质疑猜测,他正面回应,“欧阳明高打脸这个事情,我认为大家是理解错的”“今年的1000公里是肯定要出来的,快充是肯定要出来的,他说8分钟充满1000公里,理论上是可以的”

该相信谁?院士和企业家给大众提出选择题。

院士和车企,两边都是正确的废话

“两边说的都是对的,但两边说的也都是正确的废话”,行业内人士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欧阳院士只是再次重复了基本常识,又要长续航、要快充,还想便宜,要短期内同时实现‘多快好省’,必然不切实际,这只能是在放卫星式炒作。”,该业内人士认为,即便短期内消费者感受到了“便宜、实惠”,但实际一定是有政府或资本在背后买单。“必须得按经济规律办事”。

对于广汽埃安方面,大量网友抓住古惠南“理论上是可以的”这句话,开启“群嘲”,认为广汽埃安在画饼,甚至是在“PPT造车”。

对此,古惠南发言时解释,广汽埃安发布的8分钟可充满80%的石墨烯技术和续航长的硅基电池是两项技术,但这两种技术是可以实现兼顾的,只是要考虑运营推广的成本和节奏。而这些也不光是电池的问题,也跟充电桩有关,需要建设高功率的快充桩,技术上可以实现,但是成本不会低。

上述业内人士评价,广汽埃安方面的解释也很清楚,并非如外界嘲笑的,因为技术突破和能量产落地,本来就不是一回事。

发言中,古惠南也特意强调,不要把技术突破和商业推广混为一谈,“不要把推广的东西(不行)代替技术不行”。

在论坛期间的接受媒体采访时,古惠南还举例,“我们的车能开到300km/h的速度,但不能因为国内限速120km/h,就说车子加速到300km/h是技术不现实吧!”

浮躁之风下,谁骗了谁?

院士没骗人,企业家也没骗人,谁在骗人?

回看论坛视频录像,不难发现,事实上,欧阳明高的发言本不“带刺”,原话并不见“骗子”等煽动性强烈的字眼。

欧阳明高在发言时提出,“电池材料创新是厚积薄发的过程,需要长期努力。因为要平衡比能量、寿命、快充、安全、成本等相互矛盾的性能指标。如果某一位说他的车既能跑一千公里,又能几分钟充完电,还特别地安全,而且成本还非常低,那大家不用相信,因为这在目前是不可能同时达到的。”

但这番话经由部分网络平台和自媒体传播,平实周全的表述就被偷梁换柱为煽动性的字眼,引发争议。

类似操作,在创始人带头频频“放卫星”、公司股价也节节攀升的新能源车圈子里,在“你关注的,才是头条”的时下信息传播大环境中,大众并不陌生,或还以一种漠视也默许的方式参与其中。

回到论坛现场,古惠南在发言中呼吁,“搞技术的人不要人云亦云”“不要把推广的东西(不行)代替技术不行,这样会变得无知,网上有时候就是这样的瞎说,是不行的,大家一定要科学地对待技术进步。”

而欧阳明高在这段引发热议的发言之前,也已经开宗明义:“我们曾经提过很高的指标,到最后其实没有达到。那么,我还要说一句,是从行业政治运作向公司商业运作的转型。现在主要是公司商业运作,大家知道近期有很多的发布会,都谈到电池的创新。商业运作,当然不能过度,过度就变成炒作了。”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