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P2P:十年兴衰,清零落幕

回顾我国P2P网贷简史,兴衰不过10多年的时间。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宋杰

从今年3月底的139家到8月末的15家,再压降至9月末的6家,最后在11月中旬完全清零,P2P网贷行业整治在2020年取得多个突破性进展。网络借贷领域风险持续收敛,专项整治取得了实质性成效。

12月8日,在2020年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上,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提及P2P等问题时表示:“中国金融科技应用整体上在法律规范和风险监管等方面是‘摸着石头过河’,遇到过不少问题,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教训。面对金融科技的持续快速发展,我们将坚持既鼓励创新又守牢底线的积极审慎态度,切实解决好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

79 插画:《中国经济周刊》美编 孙竹

机会与陷阱中清零落幕

郭树清介绍,在全面整治P2P网贷机构方面,P2P网贷机构本来定位为金融信息中介,但在实践中,绝大多数机构事实上开展了信贷和理财业务。

回顾我国P2P网贷简史,兴衰不过10多年的时间。

2006—2011年是P2P的萌芽期,2012—2015年进入野蛮扩张期, 2016年至今则是P2P的整顿规范和清退期。

据统计,过去14年里先后有1万多家P2P上线,高峰时同时有5000多家运营,年交易规模约3万亿元,坏账损失率很高。通过持续清理整顿,到2020年11月中旬,实际运营的P2P网贷机构已经全部归零。

“P2P整改,一直是少部分平台在整改,大多数平台我行我素,还以自爆的形式不断捣乱。这加深了公众对P2P的恐惧感和监管对P2P的厌恶感。2018年6月的集中爆雷潮,更把这种情绪引至顶点。至此,公众对P2P避之不及。那些欢天喜地等备案的平台都蒙了。此后,行业寒冬一直持续。”苏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回顾说。

2019年7月,陆金所宣布停止网贷业务,被业界解读为备案终止的信号,而其他一些头部平台,如拍拍贷等,也都加快资金的B端化,不再对接普通投资者资金,全面转型为助贷平台。

“那些资产端不够扎实的P2P平台,机构资金瞧不上,连转型助贷平台的资格都没有,只剩下退出清盘一条路。这些年,P2P行业风风雨雨,从辉煌走向覆灭,只不过再次向我们证明,要尊重基本的商业逻辑,要敬畏风险,要尊重金融业的本质。”薛洪言说。

2019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提出要“进一步增强金融业科技应用能力,实现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协调发展”。

薛洪言评论说:“由此在官方语境层面,金融科技正式取代互联网金融的地位。相比互联网的应用仍局限于C端,金融科技还能有效赋能B端,开启了供应链金融、小微金融的新风口。展望未来,B端产业互联网的大潮迎面而来,这其中,也蕴藏着很多机会和陷阱。何为机会、何为陷阱,我们无从识别,但如果能吸收P2P这段历史的经验教训,相信我们能走得更好一些。”

“精准拆弹”与监管的新挑战

今年9月,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副主任冯燕在相关工作会议上称,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是打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首战,专项整治工作已经历时4年,银保监会会同相关部门持续高效推进整治工作。

她认为,网贷整治虽然取得了决定性进展,依然要充分重视整治工作的复杂性、严峻性,后续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难度更大。“退而不清”“退而难清”问题突出,风险化解仍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冯燕表示,银保监会正在研究建立互联网金融监管长效机制。中央有关部门将充分总结互联网金融和网络借贷专项整治经验教训,坚决落实“金融业务一定要持牌经营”的要求,与各地共同研究制定非持牌机构非法金融业务监测预警、早发现早处置机制,从源头上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

金融数字化转型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

据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梁涛介绍,为提升监管能力,银保监会先后建立了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1104)、检查分析系统(EAST)、银行风险早期预警系统(睿思系统)等,加快监管数字化步伐。近期,又制定了信息化建设中长期规划,要对金融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风险真正做到“看得懂、穿得透、控得住、管得好”。

10月31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会议指出,当前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快速发展,必须处理好金融发展、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的关系。

有业内人士评论认为,一方面,目前我国P2P平台已完全清退,曾经的互金大佬们纷纷抛弃P2P,转型金融科技;另一方面,当前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快速发展,未来随着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金融监管能力将持续提升。

郭树清认为,面对金融科技的持续快速发展,要关注新型“大而不能倒”风险。少数科技公司在小额支付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涉及广大公众利益,具备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的特征。“一些大型科技公司涉足各类金融和科技领域,跨界混业经营。必须关注这些机构风险的复杂性和外溢性,及时精准拆弹,消除新的系统性风险隐患。”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0年第24期)


2020年第24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20年第24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