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金融业:“让利”与“风险攻坚战”

疫情突然袭来,金融行业经历了一场“压力测试”,经营运营、风险管理等各方面能力都面临严峻考验。在疫情“大考”之下,金融业交出了一张怎样的答卷?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谢玮

疫情突然袭来,金融行业经历了一场“压力测试”,经营运营、风险管理等各方面能力都面临严峻考验。在疫情“大考”之下,金融业交出了一张怎样的答卷?

53

服务实体经济再加码,1.5万亿让利目标将如期实现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商业银行肩负着输血实体经济、减费让利的使命。

6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部署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向企业合理让利,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助力稳住经济基本盘;要求加快降费政策落地见效,为市场主体减负。

会议强调,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必须在发挥好积极财政政策特别是纾困和激发市场活力规模性政策作用的同时,加大货币金融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推动金融机构与企业共生共荣。

“资金去哪里?要去实体经济,不要去玩‘钱生钱’的游戏。”11月6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前期由于疫情原因,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非常大,怎么应对?政策要有确定性,货币政策要有一定的数量但不能“溢出来”;要有确定性的预期——资金价格总体呈下降趋势;资金要去实体经济,以确定性应对高度不确定性。

“预计全年可实现让利1.5万亿元的目标。”刘国强介绍,今年前10个月,金融系统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通过降低利率为实体经济让利约6250亿元,通过中小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信用贷款这两个直达工具让利大约2750亿元,这两个渠道加起来共让利9000亿元。再加上通过减免服务费用、支持企业进行重组和债转股等措施,金融系统合计向实体经济让利大约1.25万亿元,完成了全年让利1.5万亿元的序时进度。

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表示,银保监会把推动减费让利作为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的重要抓手。前三季度,21家全国性银行服务收费减费让利1873亿元,预计银行业今年可实现减费让利3600亿元左右;超过3.7万亿元企业贷款本息已获延期。此外,银保监会近年来已陆续减免银行保险机构几十项收费项目,目前正在开展清理银行乱收费专项行动。

总的来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持续提升,货币信贷合理增长。

截至9 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与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分别为10.9%和13.5%,明显高于上年。融资成本明显下降,9月企业贷款利率为4.63%,同比下降0.61个百分点,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银行业是减费让利的主要来源。2019年,中国金融业税后利润约为2.9万亿元。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约为2.63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约为0.27万亿元。从利润分布看,银行业金融机构占九成,其中商业银行占七成,是主要的让利来源。

商业银行肩负着输血实体经济、减费让利的使命。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5万亿元,同比下降8.3%,降幅较上半年收缩1.1个百分点。平均资本利润率为10.05%。商业银行平均资产利润率为0.80%,较上季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必须以自身的稳健运行为基础。

过去一年,“安邦”“明天”“华信”等不法金融集团资产清理等典型事件成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一个缩影。

梳理时间线来看,7月17日,“明天系”天安财险、华夏人寿、天安人寿、易安财险4家险企因存在违反保险法规定的经营行为,被银保监会正式接管,时限一年。

9月14日,因违反保险法规定的经营行为,可能严重危及公司偿付能力而被监管接管达两年的安邦保险终于“官宣”申请解散并清算。

11月23日,银保监会正式“官宣”,原则上同意包商银行进入破产程序,持续一年半之久的包商银行接管事件即将落定。

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在2020年金融街论坛上表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大成效,为有效应对疫情冲击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影子银行风险持续收敛。自2017年集中整治,到目前规模较历史峰值压降约20万亿元,从根本上维护了金融体系稳定。

二是不良资产认定和处置大步推进。9月末,商业银行境内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之比为80.2%,部分银行逾期60天以上贷款也全部纳入不良。前三季度银行业共处置不良贷款1.73万亿元,同比多处置3414亿元,新提取贷款损失准备1.54万亿元,同比增长15%。

三是互联网金融风险形势根本好转。全国实际运营P2P网贷机构,已由高峰时期约5000家压降至9月末的6家,借贷规模及参与人数连续27个月下降。

四是金融违法犯罪受到严厉打击。“安邦”“明天”“华信”等不法金融集团资产清理、追赃挽损、风险隔离等工作扎实推进。恒丰银行、包商银行、锦州银行等机构风险处置取得阶段性成效。

五是威胁金融安全的“灰犀牛”得到控制。前三季度,新增房地产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比重较去年同期下降3.7个百分点。配合地方政府化解隐性债务风险,近3年银行保险机构累计增持地方政府债券11万亿元。

“特别是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我们及时出台一系列纾困措施,全力以赴推动经济恢复正常循环,提早谋划应对风险反弹回潮,严密监测防范外部风险冲击,有效防止了公共突发卫生事件引发重大金融风险。” 梁涛表示。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0年第24期)


2020年第24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20年第24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