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区域 > 陕西 > 正文

武锋:用行动践行初心 倾真情驻村帮扶

中国经济周刊一经济网讯 2016年3月,作为陕西省洛南县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的武锋,被派驻巡检镇黑彰村担任第一书记,五年来,他克服困难、无怨无悔,立足岗位践初心,扎根一线担使命,用真情和汗水使昔日大山里的偏远贫困村在短短几年间发生了奇迹般的嬗变,到2018年年底,该村顺利实现整村脱贫摘帽,到2019年年底,全村已累计脱贫114户429人,目前仅剩贫困人口7户9人,可望于近期全部摘掉贫困帽子。在驻村帮扶中他付出了很多,也得到党委、政府的肯定和干部群众的好评。今年5月,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最美第一书记”荣誉称号。

刚进村那段时间,武锋没有等待观望,而是坚持走访农户,主动了解村情民情,通过普遍走访,看到村基础设施落后,集体无积累,产业发展滞后,撂荒地较多,贫困户达121户,贫困面很大,他深感脱贫任务艰巨。掌握了这些实情后,作为第一书记,他既担当负责、又不越权越位,按照“四支队伍”的职责分工,注重调动和发挥工作队员、村级干部的作用,激发大家积极为脱贫攻坚大局出谋划策、共同发力。驻村以来,他克服家庭两个老人年龄大、且都患有糖尿病等的实际困难,坚持吃住在村,村上条件差,为了使全体工作队员都能安心驻村,他亲自给大家做饭,也想方设法改善伙食,在村上买菜不方便,他就主动垦荒种菜、挑水浇地,这一干就是两年多;村里产业发展不明晰、示范带动乏力,他就亲自买回油葵种子搞试验示范,引导村民种植。为了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各项扶贫工作任务,他坚持每月驻村都在25天以上,超过了县上规定的每月不少于22天的刚性要求,去年驻村工作达到308天。

作为“第一书记”,武锋不摆架子,平易近人,与村民面对面谈心交心,像亲戚一样的拉家常,真心帮村民解难事、办实事,村民对他也渐渐信任了,见到他就像家人一样感到特别亲热,有困难也乐意找他解决。他的微信朋友圈里,大部分都是驻村期间的小故事,相册里存了近百张与村民的合影,还有许多扶贫工作照。

经过几年的驻村帮扶,如今的黑彰村已形成了以种植业、养殖业和劳务输出为主的产业体系,全村栽植五味子550亩、种植油葵260亩,养殖土蜂900箱、养殖大家畜260多头,年劳务输出320余人次,这些产业使村民年人均增收2600元,为整村脱贫摘帽奠定了坚实基础。

武锋还牵头为村上多方联系争取安全饮水、水毁修复以及产业发展等专项资金累计460余万元,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和产业规模化发展。两年内共新修通村路11公里,修建通组连户路37条12.5公里,硬化贫困户院落53户,架设便民桥4座,使村里的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观,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彻底告别了雨天两脚泥的时代。

如今,村上还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建起了村卫生室,内设观察室、治疗室、诊断室和药房,还配备了诊疗器械和专职医生,村民有点小病就能在家门口得到医治,既方便又省钱。今年78岁的潘希峰老人高兴的说:“现在我们的日子好了很多,村里的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住的老房子也翻新改造了,生病了就能在村里看,报销的还多,也很方便。”(刘军民 樊宏)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