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微吧·# 东北:不必自怨自艾,拓展思路谋发展 #

曾任辽宁省葫芦岛市委书记、东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的都本伟退休后在广东东软学院任党委书记。日前,他公开发表题为“东北与广东差啥”的演讲,该演讲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0年第17期,引发网友热议。

曾任辽宁省葫芦岛市委书记、东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的都本伟退休后在广东东软学院任党委书记。日前,他公开发表题为“东北与广东差啥”的演讲,该演讲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0年第17期,引发网友热议。

焦点一: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何时笙歌落:任何事情都是有原因的。除了政策,最重要的是人、环境。

@juzijingyuan:差的是人气!东北有得天独厚、基础坚固的重工业优势。如今,我国重工业并未减少反而增加,但东北重工业占比却很小了。人才的流失使东北经济死气沉沉。

@大鹏128691461:地域优势东北跟广东没法比,外贸靠海运为主,俄罗斯经济衰退与东北经济两者有连带关系。

@丹霞仙姑: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东北人的性格、生活方式、态度区别很大。韩国的气候与东北差别不大,韩国为什么发展这样好呢?

@shanmz0008:广东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和发源地,改革、变革、创新,是广东能领先的重要原因。但是,东北地区的优点在于东北人的大爱无疆,全心全意支持国家建设,全国一盘棋的大格局。从新中国成立开始包括近期抗疫中的支援,都是如此。

@乌龙茶8888:不能拿整个东北地区和广东比,南方也有很落后的地方。不过南方确实比北方人口多,创造经济的最基本要素是人口。

@恁美:东北人到南方创业,很多人的生意做得很大。所以,不是东北人不行,而是被体制限制住了创新的思想。

@草原晨曲82176411:我是东北人,来佛山几年了,深有感触。东北受计划经济影响太久太深,一些人的观念陈旧落后,投机的多,苦干实干的少。而广东人观念超前,勤奋务实,传统商业文化也好。

@湖蓝草原:广东很早就是中国著名的商埠,对外开放的门户,华侨、商人、商机都多。这里商业文化悠久,生意气息浓重,经商意识最强。这里工作性质不分国有与民营,不分高贵与低下,不分八小时之内还是之外,只要有钱赚,大家什么都可以干。

焦点二:

振兴东北,应拓展思路

@antmann:振兴东北,思路可以拓展一些。除了发展农产品特别是玉米深加工,也可发展航空航天、IT、动漫等新兴产业。如果东北包括内蒙古一些地区,引进日本和韩国的管理经验,要留住当地的人才同时吸引全世界的才俊。东北重回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辉煌指日可待。

@8tiger:大量东北人去广东发展,工作几年,再把观念带回东北,有那么三代人的时间,就可改变东北人的观念。

@盛焰2:关键还是政策引导和扶持,离开体制谁也不能独善其身。不是东北人不会做买卖,给予机会,自然水到渠成。

@鹤影风行:东北没必要自怨自艾,怨天尤人。广东除了珠三角,省内其他城市也未必发达到哪儿去。

@乡村生态视点:只要东北踏踏实实、老老实实、脚踏实地,一定会有出路的。

@飞鱼档:广东人服务意识强,勤快,适合经商。东北人胜在厚道实在,适合做实体,工厂、矿业和农业,由大型经济实体投资管理。只要有了切实可行的管理机制,也一定能够发展起来。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0年第18期)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