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区域 > 甘肃 > 正文

志壮牡丹,荣耀大地|记临洮县农民牡丹育种专家孙生顺

临洮花卉种植历史悠久,群众基础深厚,行业里人物众多,又各有所长。他们为临洮花卉事业的发展倾心尽力,为推动花卉产业建设上规模上水平付出了汗水和智慧,这其中有一位年逾古稀的农民,他通过近四十年的奋斗,在自家庭院里、承包地里挥洒汗水,将唐菖蒲,郁金香种成了全国一流商品。1988年,农业部在他家地头召开了现场会,推广了他的经验。转而进军紫斑牡丹产业,干起了大学、研究院专家教授的工作——远缘杂交育种,他成功了。

二十多年来,他通过远缘杂交育种手段繁育出了几十个紫斑牡丹新品种。2018年,中国花协牡丹芍药分会第九次会员大会在临洮召开,当代表们涌入他家观赏牡丹时,赞叹声不绝于耳,82岁的北林大教授王莲英情不自禁地说出了“世界上最美丽的牡丹在临洮”的赞叹。究竟是谁能让中国牡丹权威如此倾心赞叹呢?他就是临洮县八里铺镇孙家大庄村73岁的农民牡丹育种专家——孙生顺。

说起孙生顺,临洮花卉界人人皆知,由于他做的事太专业,好多人只知他务作的花好,却并不知道他究竟为什么在花卉、在紫斑牡丹上总是高人一筹。单就“远缘杂交育种”,什么“品种国际登录”,“知识产权保护”等这些词就不是一般非专业人士所能听懂的,孙生顺也并没有花卉农林专业背景,他就是一位“老三届”高中毕业生,1968年,他插队到了孙家大庄,就再也没离开过孙家大庄,没离开过那厚重的黄土。这个当年的插队知识青年用心血和汗水在黄土地这个大舞台上自强不息,刻苦钻研,奋发有为,硬生生谱写了一曲志壮牡丹,荣耀大地的人生凯歌。

显赫家世和曲折人生经历

孙生顺本是临洮城里人,其父是临洮家喻户晓的爱国工商人士一一孙海山。临洮历史上黄烟种植业兴盛,产品销售地主要在四川,四川物产丰富,大量川货为临洮所需,解放前,临洮四川货物贸易全赖骡马运输,他的父辈就经营这生意,解放前称之为“下川”,“下川”生意因了蜀道难和兵荒马乱风险很大,要么人马葬于江河,要么被土匪劫掠,他的父辈凭着勤奋勇敢在这条险道上艰难营生,积累了丰厚家业。到解放时,在县城里已经有了产业并有了相当的积累。孙生顺儿时也过得顺遂。1951年,为支援抗美援朝战争,他父亲捐资6000万元(1955年3月以前的货币)购卖飞机大炮,1958年,又出资61785元,助力临洮第一个水电站建设,该电站现在仍在运营。按今天来说,孙生顺可是标准的“富二代”了。他上小学读初中日子也顺利,1968年高中毕业即到孙家大庄插队,因其父亲“文革”中受到冲击,他这插队就变成了落户,再也没有回城,他上面的两个哥哥三个姐姐都在“文革”前上了大学,他只有羡慕的份儿了。从此披星戴月,躬耕陇亩就是他的日常生活。那时,正值壮年,也受得了苦,大锅饭体制下,人的积极性没调动起来,耕种着大水条田生活也过得紧巴巴的,也没办法,就这样熬着,由于有些文化底子,人也勤快,1978年,大队将他推荐到县良种场当养蜂工,命运稍稍有些转机,养蜂工是一个辛苦差事,一年从春到秋,将蜂箱拉上从热地方向冷地方一站一站的赶,养蜂人吃住都在野外帐篷里,是非常辛苦的,好处是再也不局限在孙家大庄的土地了,可以远天远地的跑,这让他见了世面,增长了不少见识。

四川放蜂启花缘

1981年春节刚过,临洮还天寒地冻,成都早已春意盎然,孙生顺和工友到成都郊区油菜田里放蜂去了。一天他到成都市区釆卖生活用品,在成都火车站见到买唐菖蒲切花的小贩,他好奇地凑上前去看了一阵,聊了几句,一枝花也就五六分钱,这花临洮俗称“十八品”,他父母多年前就在院子里种植,花型花色比成都的好多了,但从来没买过钱。他眼前一亮,或许是长年艰苦生活的逼迫,或许是点燃了他创造幸福生活的希望,他思考着,我这趟回家也要种唐菖蒲,买钱,改善生活。他这样想时,其实他还没有舞台可耍,临洮包产到户是1981年的秋天,彼时土地还没到户,但每家都分了几分地的自留地,自留地里社员有自主经营权,对,就在自留地里干。清明过后,蜂转场到了临洮,他毅然辞掉良种场养蜂工作,说服妻子,决意在自留地里种起了唐菖蒲。第一次种花,别人都种粮种菜,招来了乡亲异样的眼光,但孙生顺已铁了心种花,管他别人说长道短,花倒是种成功了,鲜艳的花朵,修长的花梗,孙生顺笑了,往哪买呢?那时临洮还很穷,没人卖花,他坐班车把生产的鲜切花带到兰州,在繁华地段叫卖,前后一月时间,二分地的鲜切花买完了,纯收入200多元,折合亩产值就是一千多元,这仅是鲜切花收入,加上生产的种球,亩产值就近2000元了。当时小麦单价是二角钱一斤,种小麦地块亩产值也就100元左右,这样一对比正应了庄农人说的“一亩园十亩田”,初战告捷,他种花信心大振,第二年扩大到一亩,仅鲜切花就卖了1100元,彼时的中国,刚从“十年浩劫”走出,经济基础差,人们穷,花卉之于那个时代是奢侈品,市场也狭窄,但花卉注定是时代弄潮儿推动的新兴产业,孙生顺就是这弄潮儿。他种唐菖蒲成功,一靠胆识,二靠运气。这运气就是天作之合他把唐菖蒲种在了最适宜的土壤上。临洮的冷凉干燥气候是球根花卉的最佳适宜区,这是后来实践证明的真理。他选对了品种。高效益带来的种植激情使他如痴如醉的钻研种植技术,他向书本学习,从实践中摸索,向农校老师请教,钻研久了,也就通了,他的唐菖蒲切花和种球质量成了全国一流的,1988年,农业部在他家地头召开了全国唐菖蒲良种繁育协作现场会,并在《中国花卉报》头版作了报道,此后,又多次参展北京花博会,屡获大奖,生产的种球远销兰州、西安、广州、北京等地。1990年北京亚运会运动员手持的唐菖蒲切花就是他的产品。个人也成了种花致富带头人,旧土坯房翻成了砖混结构平顶,成了村子里第一个拉住宅电话的人。1992年,他带着自产的唐菖蒲切花去北京花博会参展,会上,他发现洛阳、荷泽花商参展的盆栽牡丹很惹眼,观众好评如潮。他想,临洮紫斑牡丹遍地皆是,香气浓郁,就是开发利用不够,这次回去要在牡丹上作“文章”,做好了进京参展,他正式进军紫斑牡丹了。

牡丹育种试身手

一般人的眼里,发展什么作物,去种就是了,品种和优质的概念是缺乏的,时至今日,还有种牡丹的农户用种子播种生产牡丹苗,他们一不知道种子的品种叫啥?更不知道实生变异现象导致生产不出良种商品苗。而孙生顺通过十余年种花,对优良品种,对优质商品的概念已经清清楚楚了,他的植物知识、实践经验已经达到了专业工程师水平了。这就决定了他在牡丹上的高起点入行并走在前列。

从1985年《中国花卉报》创刊,他就一直订阅,报纸给他带来了信息、技术……他视报纸如生命,每一期他都认真阅读,学习技术,在实践中应用,报纸还让他认识了花卉界的专家学者,行业精英。陈俊愉院士、王莲英教授、李嘉珏、成仿云等等,他甚至知晓中国花卉界从陈俊愉院士直至成仿云教授彼此的师承关系,学术观点。他完整保存了《中国花卉报》创刊以来三十几年的报纸。北京参展归来,孙生顺心中一直思考着发展紫斑牡丹的事,咱家乡人勤劳朴实,能吃苦,但信息闭塞,对外面的世界了解少,也不重视科学技术,把资源优势变不成经济优势,临洮在定西算是自然条件比较好的县,毕竟洮河滋润着三十多万亩水浇地。产业应该更优化一些,农民生活应该更富裕一些,凭啥洛阳、荷泽人靠牡丹发家致富,我们就不成呢?他是带着这些问题进入牡丹行业的,其实之前,他对牡丹的认识也不深刻,只知道临洮紫斑牡丹花大花香,种植普遍,产业化程度低,也不清楚产业发展的方向和市场前景。但他通过几次进京参展和业余理论学习,他对花卉这一朝阳产业的大形势看得还是清楚的,对产业发展前景还是充满希望的。他是临洮花卉界的弄潮儿之一,进入一个新行业,如同摸石过河,太粗心大胆可能溺水;太小心谨慎可能过不了河。彼时的年龄正是一个稳健成熟的年龄,也必然走一条稳健成熟的道路。

他通过走访调查,查阅资料,逐渐对牡丹、紫斑牡丹有了一个清晰的轮廓认识。他花大价钱购卖了几十株紫斑牡丹优良品种种在院子里,通过深入学习,他知道中国牡丹有四大品种群,每个品种群各有优缺点,临洮为紫斑牡丹品种群分布中心地带,紫斑牡丹有“香、大、抗”的优点,中原牡丹艳而不香,艳而不大,紫斑牡丹种性优秀,但长期以来全凭自然杂交,选择育种发现保存新品种,育种科技水平滞后,新优品种少,是好而不优,种性优势未发挥好。育种成了紫斑牡丹产业发展的短板和弱项,此时的孙生顺对花卉之人工授粉,定向育种已经从认识上搞明白了,他也知道牡丹为4一6年开花植物,人工授粉成功机率并非百分之百,即令成功也未必能一定产生优良变异,这就是育种工作者必须面对的的工作风险,而且实践中还存在变异了的优良性状不稳定的情况,只有发生了稳定的优良变异,并且要从理论上阐释清楚,才能得到权威机构的认可,才能受到品种权保护,牡丹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这项工作是十年磨一剑的高风险科研。

紫斑牡丹品种间杂交也会产生优良变异,但相对于远缘杂交,变异的程度和性状的丰富性是有限的。通过远缘杂交育种技术手段将其它品种群的性状优点结合的潜在可能性是远缘杂交创造新品种的理论基础。为什么说“潜在可能性”?因为遗传育种非常复杂,基因里有的东西也未必全在性状上表现,但是基因里没有的东西永远不可能在性状上表现,牡丹育种效果要在性状上体现出来才算成功。而定向育种就是有目的将某一品种的优点通过杂交创造基因融合的可能性,一旦基因融合实现,且从性状上表现出来了,才可以说从种性上改良了原品种,创造了一个新品种。他搞紫斑牡丹远缘杂交是有目的的定向育种,这需要物质基础,需要其它品种群牡丹品种作父本或母本,而且要丰富,要花期相遇,要亲和力好。这就需要从外面大量引种育种素材,他远赴洛阳、菏泽考察牡丹园,评价中原牡丹性状,决定引种材料,又申请洛阳国家牡丹基因库,购卖育种素材。植物王国神奇多样,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即使某品种只有一个优点,那也是由基因决定的,那也是大自然于人类的恩赐,是不可多得的基因资源,多年浸淫花海,他深谙其中道理,于是四川,西藏,云南的野生牡丹也被他收入园中,通过学习交流他发现日本牡丹育种界求精求异,有许多花色艳丽的好品种,他通过北京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认识了日本牡丹大王--安部充,出资引进了十余个日本牡丹品种。通过几年的努力,他共引入了中外牡丹栽培品种、野生种共50余个,投入资金十余万元。仅2000年,他从洛阳牡丹基因库引品种就花了一万多元,这钱在当时临洮可卖近三十平方米楼房了,好在他有一位贤惠的妻子一直无怨无悔的支持着他的牡丹科研,家庭始终是和谐的,这也为他在牡丹育种事业上持续前行创造了条件。素材有了,才能开展育种工作,艰辛的探险还在后面。

他搞的远缘杂交育种是一项令人激动又充满风险的事业,他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就是要解决紫斑牡丹花色不够丰富,大红色、黑色、黄色紫斑牡丹品种空白的问题,对紫斑牡丹品种群的优势和其它牡丹品种群的优势他了如指掌。他期待这种品种群间的结合会创造奇迹。他盼望着新品种的出现。为了提高育种成功的机率,他是非常用心的,什么时间釆集花粉,什么时间授粉,母本是谁,并且一次不能仅做几株,要尽量多做一些组合,而且要在树上挂牌,详细标注时间、品种、父本、母本,还要拍照做工作记录,这记录工作一直要做到品种成功被确认,是一项严谨细致的工作。他凭一位农民的执著,干着科学研究的工作,独自承担着失败的风险,也不向政府申请资助,他对前景充满自信,他是一位孤独的探索者,他决心做这样的探索,即令失败也无怨无悔。

石破天惊,荣耀大地

在经历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漄路”的苦苦探索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艰难历程后,他终于迎来了“灯火阑珊处”的“那人”一一许多性状优异的新品种紫斑牡丹相继出现了。这从他涉足育种以来,他苦等了八 年,那一刻,当新品牡丹花容绽露时,他和妻子流下了激动的眼泪,他象个孩子似的,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是难以言表的。他成功了,成功不是偶然,是艰辛奋斗苦苦求索的回报。他以大无畏的实践精神,解决了紫斑牡丹品种不够丰富,花色单调的短板弱项。为紫斑牡丹品种群增添了优良品种。凭着多年对花卉的探索,他意识到自己育出的新品种紫斑牡丹是当世无二的优良品种,但这要经过权威机构认定才能最终被社会认可,他将育出的新品种紫斑牡丹向业内权威作了通报,中国花协牡丹芍药分会震惊了,李嘉珏副会长来了,王莲英会长来了,县上牡丹爱好者来了,赞叹声不绝于耳,专家教授建议对新品紫斑牡丹进行国际登录,申请国家林业局品种权保护,中花协品种权确认,从这三条路径同时走,在经过一系列的资料整理,专家答辩后,他新育出的紫斑牡丹品种国际登录9个;国家林业局品种权保护4个;中花协牡丹芍药分会品种确认3个。孙老向笔者透露,在紫斑牡丹远缘杂交育种上他是幸运的,他当初想主要是在花色花型上求突破,还意外收获了叶色、茎杆色、花期、生长势等方面的多项优良变异品种,育出的新品种远比公布的多,这或许是上天对花痴的眷顾和恩赐。

结语

近四十潜心务花,由一名三十多岁的青壮年到七十多岁的老人,他的青春已然物化为美丽的紫斑牡丹,他仍然持续进行着他的紫斑牡丹远缘杂交育种事业,院子里的牡丹树就是他的生命,他期盼着把他辛勤育成的新品种紫斑牡丹尽快扩繁,规模化生产,让美丽的紫斑牡丹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先生对紫斑牡丹育种事业的发展满怀憧憬,他认为紫斑牡丹种性优势是紫斑牡丹基因资源廪赋优势,紫斑牡丹品种在花色花型上的突破是紫斑牡丹育种的方向和关键,紫斑牡丹远缘杂交育种工作是紫斑牡丹产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工作,必须有人干,长期干。作为长周期树种,群众投入有一定顾虑和困难,有实力的花卉企业进入该领域是壮大产业的关键,这就需要宣传,推介,引导,让更多的人认识紫斑牡丹,喜爱紫斑牡丹,并进而投身紫斑牡丹产业建设。紫斑牡丹作为中国第二大牡丹品种群,品种资源优势和产业地位还不相匹配,发展潜力,发展空间还很大,他期待着有更多的志士仁人进入紫斑牡丹产业建设领域,既为了紫斑牡丹产业的兴旺发达,更为了大地的荣耀。(王金成)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