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原创 > 正文

只有真凶出现,张玉环才算真正无罪吗?律师:现在还说他是嫌疑人的,都是自欺欺人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杨百会 | 北京报道

因近期申请国家赔偿,张玉环再次引起舆论热议。不少网友将问题聚焦在其被释放“只是证据不足”这一点上,认为“疑罪从无并不代表没有真正犯罪,只是证据不足”,只有“查出真凶才能证明其是无罪的,才能证明确是冤案,国家赔偿理所应当。”

在法律上,张玉环已经无罪释放,但在舆论场上,张玉环仍在遭受“疑罪之人”的困扰。张玉环的代理律师王飞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说,“现在还说他是嫌疑人的,都是自欺欺人。 ”

以下是王飞的观点:

对社会公众而言,“无罪推定”、“疑罪从无”,可能还是比较专业的刑法理念,甚至现在我还在网上听到说,张玉环被释放并不是说他不是罪犯,只是证据不足而已,他仍然是重大犯罪嫌疑人。

靠虚假口供,把一个完全没有嫌疑的人给抓了,然后对他实施残酷的刑讯逼供,也就是先抓人后找证据。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被做成罪犯的可能,只需要三天,一个派出所(就能)搞定了。

有观点说,不是他干的,他为什么能招?持这种观点的人,是没经历过,经历过一次,也许招得比他还快,都是肉体凡胎。

什么叫犯罪嫌疑人,(要确定其为)犯罪嫌疑人,除了他自己的口供之外,必须还要有一个直接的证据来指向他,这才叫犯罪嫌疑人。

当然立案的时候他是不可能有口供的,因为这时候他没到案。(如果到案的话)通常这时候他就坚持“我没干”。

这时候他的口供不可能指向他,那么(如果)要对他启动刑事追诉程序,要对他限制人身自由,就必须有证据,这个证据应该是直接证据,而且必须是查证属实的证据,是一个真实的证据,不能是有人诬告他,或者找一个人说这是他干的,“我亲自看见他干”……这些东西是基于虚假的证据。

所以我觉得现在还说他是嫌疑人的,都是自欺欺人。

很多人可能认为这些事情与自己无关,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故事,怎么可能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他们觉得只有穷人被冤枉,而实际上企业家、官员、警察,被冤枉的不也很多吗?

安徽的于英生不就是政府官员吗?杜培武是个警察,他们不照样会遭遇到冤案?只不过你没有摊上这个事而已,你摊上你跟他都是一样。

编辑:姚坤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