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与上海GDP差距逐年缩小

北京能否逆袭上海

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是坚持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十四五”时期首都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准。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王红茹|北京报道

北京和上海是全国经济最强的两个城市,多年来牢牢占据了中国城市GDP排行榜的前二位置。刚刚出炉的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十强的城市,按顺序排名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苏州、成都、杭州、南京、天津。

没有意外,上海以GDP 17356.80亿元,依然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北京则以16205.6亿元,位居第二。

北京经济规模不仅跟上海有差距,与纽约都市圈、伦敦都市圈、东京都市圈等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十四五”时期,北京能否逆袭上海夺得第一?能否进一步缩小与纽约、伦敦、东京三大全球城市的差距,进而实现全球中心城市的建设目标?

90

北京经济发展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北京GDP落后于上海,并非始自近两年。《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梳理发现,至少从2010年至今,北京与上海的经济规模就一直存在差距。

2010年,上海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6872.42亿元,北京为13777.9亿元,两者相差3094.52亿元;到了2019年,两者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上海GDP为38155.32亿元,北京为35371.3亿元,两者相差2784.02亿元,差距有所缩小。

这也就意味着,随着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北京的经济总量在持续上升,逐渐接近上海。

但是,从世界范围看,北京与纽约都市圈、伦敦都市圈、东京都市圈等相比,经济规模还存在较大差距。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表示,大伦敦的经济总量大约是北京的两倍,而纽约都市圈、东京都市圈的经济总量是北京的3~4倍。从人均GDP看,2019年北京人均GDP折合美元为2.3万,只相当于对标城市(纽约、伦敦、东京等全球城市)的1/5~1/3。

尽管近年来北京经济总量持续上升,但是从GDP增速看,北京GDP年均增速却在逐年下降,自2011年开始,北京GDP年均增速低于10%,2019年为6.1%。

“这意味着,北京的经济发展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李国平表示,根据纽约、伦敦、东京三大全球城市的发展经验,当经济总量达到一定水平后,经济增长速度会有所下降。为实现《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的全球中心城市的建设目标,北京必须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经济适度增长。

就产业结构而言,北京的产业结构应该不断调整优化,但高端高效化程度亟须提升。“从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来看,第三产业比重由2000年的64.5%增长到2019年的83.5%,第二产业比重和第一产业比重均逐年下降。结合国际化大都市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以及北京市市域面积比较大的客观事实,下一阶段,北京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更多的是提高效率和劳动生产率,产业内部高端化高效化趋势将日趋明显。”李国平说。

当前,北京的劳动生产率与发达国家和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仅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德国、日本、法国、美国和英国)平均劳动生产率的1/3左右。

科技创新已成为北京城市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进一步明确了北京“四个中心”(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城市功能定位,这为深入推进首都功能调整及空间布局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四个中心”中,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显著。目前,在北京市域范围内,创新链的空间分工呈现“研发在中心,制造在郊区”的结构。高技术服务业主要分布在海淀、朝阳、东西城等中心城区,2018年城六区高技术服务业从业人数占全市的83.95%;高技术制造业则在亦庄、昌平、顺义等“多点”地区,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聚。

“从创新情况来看,2018年北京市的创新投入和产出主要集中于海淀区和经开区,平原‘多点’地区的创新转换能力有待提高,在专利产出、高技术制造业产出能力方面与中心城区仍有较大差距。”李国平说。

此外,《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北京将以“三城一区”(即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创新型产业集群和“中国制造 2025”创新引领示范区)为主平台,优化科技创新布局。

“按照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及要求,特别是实现到2035年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中坚力量这一目标,北京应当着力打造科技创新枢纽城市,在全球创新网络中占据重要位置。”李国平表示。

科技创新枢纽城市是指在国际或区域的科技创新网络体系中,具备科技资源凝聚力、科技要素整合力、科技创新辐射力与科技能力协同力,具有不可替代的国际或区域的科技创新节点。

为此,李国平建议,北京应当积极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新格局,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区域创新体系,打造具有主动权的国际科技发展极,着力推动科技创新枢纽城市建设。

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将推动北京不断增强全球影响力和控制力

在京津冀三省市中,北京早在2013年就进入了后工业化阶段,各项指标均显示北京在京津冀地区处于中心地位。

近年来,北京一直是全国,特别是京津冀地区的经济要素集聚中心,虹吸效应极其强大。这也因此导致北京的中心城区,尤其是首都功能核心区的人口和功能“过度集中”,产生了严重的“大城市病”;而周边地区(主要是河北省)则成为“大树底下不长草”的典型代表,经济发展水平和自身良好的区位条件极不相称。

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应运而生。2014年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5年6月出台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将京津冀的整体功能定位为4个,其中第一个是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因此,可以理解为北京就是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要求通过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促进京津冀三地的协同发展。”李国平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表示,北京作为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需要推动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加其全球影响力,同时增强对城市群其他地区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努力改变“单中心集聚”状态,通过空间结构优化探索区域优化发展模式。

实施空间优化战略,大力发展平原地区新城

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是坚持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十四五”时期首都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准。

当前,北京已经迈入后工业化发达经济阶段。但过度追求发展速度而忽视发展质量、片面重视经济建设而忽视生态建设的发展形态,导致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大城市病”问题。

自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北京的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成效显著。2019年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值为42微克/立方米,下降了17.6%,但以雾霾为代表的环境污染问题仍然是和谐宜居之都建设中最棘手的问题。

为此,李国平建议,北京应当确立绿色发展战略,继续加大节能减排力度,“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不应局限于工业领域,对于北京而言生活节能和服务业节能也十分重要。”

此外,要实施空间优化战略。“城市空间结构的持续优化,有助于提高‘四个中心’的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强化作为北京核心功能的政治功能,将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李国平说。

北京作为超大城市,在多中心网络化建设方面取得初步成效,正在着力打造“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空间格局。

在李国平看来,“十四五”时期,北京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平原地区新城,承接中心城区的人口和经济活动转移,使其成为相对独立的有一定集聚规模的经济次中心,发挥有效抑制中心大团蔓延的“反磁力”功能。

“除城市副中心外,还应重点建设顺义、昌平、亦庄、大兴、房山等平原地区新城,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经济结构和布局,促进城市空间格局由单中心向多功能区域共同支撑的多中心空间格局转变。”李国平说。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0年第16期)


2020年第16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20年第16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