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甘肃、内蒙古等多省份争相申报设立自贸区

谁会成为西部赢家?

2019年西部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5万元和1.3万元,是1999年的6.5倍和7.8倍。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王红茹|北京报道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0年第15期)

7月23日,四川重庆两省市人大常委会在重庆签署《四川省人大常委会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协同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合作协议》。

此前一天,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与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签署《关于协同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放管服”改革合作协议》。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一直备受关注,两地相继签署多项协议,被视为进一步落实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举措。

5月18日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出,加强西北地区与西南地区合作互动,促进成渝、关中平原城市群协同发展。

不只是四川和重庆,《指导意见》出台后,西部其他省份也都积极开展部署行动。6月22日,内蒙古公开发布《内蒙古自治区党委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内蒙古实施意见》”);6月30日,甘肃发布《中共甘肃省委 甘肃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决策部署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甘肃实施意见》”)。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杨开忠教授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西部大开发在即将进入一个新阶段时迎来的总谋划和总动员令。围绕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推进大保护、大开放,推进质量、效率、动力大变革,是未来西部大开发的主旋律。西部各省区市,谁抓住和运用好了这个旋律,谁就是未来的西部赢家。西部各地要精心谋划、科学谋划,让这个主旋律落地生根。”

93

西部多省份争相申报设立自贸区

6月22日,内蒙古发布的《内蒙古实施意见》共五大点、23条、4000多字。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提出打造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在“打造向北开放桥头堡”方面,提出申报建设中国(内蒙古)自由贸易试验区。

甘肃紧随其后,6月30日发布的《甘肃实施意见》共八大点、30条、接近1.3万字。

在“突出创新驱动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提出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在“用足用好‘一带一路’最大机遇,构建开放新格局”方面,提出以中国(兰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为抓手,申请建立中国(甘肃)自由贸易试验区。

记者注意到,《甘肃实施意见》和《内蒙古实施意见》中,均提出申请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这并不奇怪,《指导意见》提出,支持西部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投资贸易领域依法依规开展先行先试,探索建设适应高水平开放的行政管理体制。

针对各地在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时争相申报设立自贸区,杨开忠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西部是我国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内陆结合部。把设立自贸区和区域协调发展结合起来,强化西部自贸区、港布局,是我国未来的一个趋势。可以预见,未来西部会出现更多的自贸区、港。这是发挥西部作为我国向西开放桥头堡作用的客观需要,有利于更好提升3.8亿西部人民的幸福感。”

西部省份去年GDP占全国比重达20.7% ,与中东部相对差距显著缩小

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内蒙古等12省(区、市),西部国土面积67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71%;人口3.8亿,约占全国人口的27%以上。被列入西部大开发支援地区的大部分省份,在经济发展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困境。

这就有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距今已有20年。2000年1月,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目的是“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巩固国防”。

2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实施《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和一系列相关政策,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了重要指导和支持。

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显而易见。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信息显示,西部大开发实施20年,经济实力显著提升。西部12省(区、市)地区生产总值从1999年的1.5万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20.5万亿元,占全国比重达到20.7%,提高了约3.6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脱贫攻坚方面,也取得决定性进展。2012—2019年,西部农村贫困人口由5086万人减少到323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7.5%下降到1.1%。截至2019年底,西部地区90%以上的贫困县实现脱贫摘帽。

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2019年西部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5万元和1.3万元,是1999年的6.5倍和7.8倍。

杨开忠表示:“西部大开发实施20年,无论是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还是生态文明建设,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进步。西部不仅即将于年内全面摆脱绝对贫困,而且与中东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差距也已显著缩小。这为在今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建设现代化西部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也大大加强了国家生态屏障,扩展了国家发展的战略回旋空间。”

东部一些城市人均GDP是西部地区近3倍

从全国各省份的经济发展势头来看,目前虽然呈现出“西快东慢”的格局,但是我国作为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国内地区之间发展的差距依然比较大。

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内地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的城市达14个,分别是深圳、无锡、苏州、珠海、鄂尔多斯、南京、北京、上海、广州、常州、杭州、武汉、宁波、厦门,总人口达1.43亿,而且东部城市居多。

根据世界银行2020年标准,人均国民收入超过12536美元的为高收入国家。这也就意味着上述覆盖了全国1.43亿人口的14个城市,已经超过高收入国家的经济水平。

但是西部省份就不那么乐观了。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西部人均GDP为7790美元,约达全国平均水平的75%;按世界银行收入分组,属于中等偏上收入地区,在我国属于落后地区。

简单计算不难发现,上述 14个城市人均GDP是西部地区的近3倍。如何缩小东西部区域间的差距,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命题。

杨开忠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与过去不尽相同,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本质是西部大保护、大开放、大变革。“西部大开发目的不是678万平方公里的社会经济普遍繁荣,而是通过生产集中、生活均等、生态美丽让3.8亿人民普遍幸福。”

多措并举解决西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十四五”时期,如何解决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让3.8亿西部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杨开忠认为,应着力处理好以下4个问题:

首先,把居民收入增长放在优先位置上来。“当前,西部与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的差距缩小明显滞后于人均GDP。2019年西部人均GDP已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75%,但居民可支配收入却仅为全国水平的70%左右,一些省区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相对全国的水平甚至是下降的。因此,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要更好地处理好发展生产与提高居民收入的关系,把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放在优先位置,加大对西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生态补偿的支出,通过教育和培训提升西部居民个人理财和经营意识和技能,以及制定实施西部居民收入税收减免优惠政策,更多渠道更大力度地增加西部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

其次,把西部放在全国私营个体经济发展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上来。“与全国相比,目前西部私营个体经济相对集中程度下降。因此,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应在做大做强国有经济的同时,把西部私营个体经济放在全国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上来,实施最优惠的、具有西部特色的支持政策,强化创新创业和数字化发展支持,鼓励私营资本进军西部,努力扭转西部私营个体经济相对集中程度下降的趋势。”

第三,更加有效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处理好供给与需求导向的关系。我们到新疆和田等地调查研究发现,由于长期以来重生产轻消费、重供给轻需求,很多时候只管争取投入把设施和服务建起来,不管这些设施和服务是否有足够的、真实的有效需求,西部一些建成的道路、学校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利用率低下,严重制约了财政金融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要转变供给导向、生产导向,树立需求导向、客户导向,重视需求管理,着力通过各种措施培育和发展有效需求。”

第四,让西部人口率先自由流动起来。“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和既得利益的掣肘,西部一些城市、特别是省会(首府)城市并未能完全按国家要求及时放开落户限制。为让人自由流动起来,建议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的同时,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放开落户限制要求的情况纳入中央巡视范围。”


2020年第15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20年第15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