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微吧·#承认三峡的能力,但三峡也不是万能的#

南方水灾,举国关注。 随着汛期来临,长江上中下游都出现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此时此刻,我国最大的水利工程——长江三峡工程,再次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焦点。 三峡大坝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中国经济周刊》2020年第13期刊发封面文章《三峡三问》,引发网友们的热议。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0年第14期)

南方水灾,举国关注。 随着汛期来临,长江上中下游都出现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此时此刻,我国最大的水利工程——长江三峡工程,再次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焦点。 三峡大坝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中国经济周刊》2020年第13期刊发封面文章《三峡三问》,引发网友们的热议。

焦点一:

三峡是个调节器

@笨笨泥巴绘画:三峡是个调节器,注意是调节器,把危险降低、损失减低,而不是见洪就拦!大自然的力量是拦不住的,只能降低!减少下游压力!

@小小贰天:从计算机角度看,三峡大坝就是处理高并发的手段之一。削峰填谷,雨水量大的时候削峰,让水缓缓地流(这里缓缓对比的是完全没有大坝阻拦)。雨水量小的时候填谷,也放水,比没有大坝的时候水要大。

@绿色的森林:大坝就是缓存作用,和大自然比蓄水量小得惊人,所以不要指望大坝永久地拦截洪水。

@龙育固液分离:承认三峡的能力,但三峡也不是万能的。当年有些媒体的宣传是否过于夸大?雨量小自然看不出来,如果雨量大,肯定不能让水位超过三峡的警戒水位。那时就得泄洪,出库水量至少要等于进库水量。这个时候三峡的作用就显得小了。

@中华龙文化:没有三峡大坝,是自然界的动态平衡。有了三峡大坝,在经过一段时间后,会产生新的动态平衡。大坝有发电和调水的双重功能。一方面不能低到不能发电,而遇到洪水期,为了大坝的安全,同时避免上游来水过大,尽管下游不需要水,但也必须放水泄洪,这就是新的矛盾。也要产生新的动态平衡。

@小怪兽爱飙车:对于今年这种超长时间的强降雨,直接三峡大坝导致分洪能力下降。毕竟最大库容有限,上游无限制强降雨,三峡大坝不可能一直大流量进库小流量出库,把洪水都存起来,想解决这个问题只能是加大库容(目前基本做不到)。

焦点二:

没有三峡大坝,武汉九江今年危矣

@V95414547168:宜昌水位30米左右,到出海口1000多公里长,就这么一点落差。如果不是三峡大坝和上游的一系列电站拦洪蓄洪,今年长江中下游比1998年损失还重。

@李俊杰4376:今年这种天气和雨水,若无三峡大坝下游早已淹没了,武汉等地不是现在这样!

@6645623248:没有三峡大坝,今年武汉九江危矣!

@远感YALE:关键是长江中下游湖泊、水库深挖扩容,因为大量的水来自三峡以下平原,与三峡大坝以上关系不大!

焦点三:

脑洞大开,奇思妙想

@U201064537:治水,还在于引导,应该从鄱阳湖到黄山开一条长江支流,注入钱塘江,到大海。

@8998049132703:把长江汛期水用管道送往新疆大沙漠,在那建一座超大型水库,把新疆沙漠变成一个大粮仓。

@哈哈万岁多:可以把长江中下游的居民迁移到长江上游,把水调到上游的沙漠,还能绿化沙漠。

@六七八九:开玩笑,输水到沙漠,得花多少钱?开山修渠,可不是敲敲键盘就能实现的。就是实现了,每吨水的运输成本也高了去了。


2020年第14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20年第14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