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区域 > 河南 > 正文

国家税务总局汝阳县税务局退休干部金富强:退而不休心系民,扶贫路上践初心

1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最鲜明的底色,实干是河南税务人最嘹亮的号角。2017年,已经退休的国家税务总局汝阳县税务局干部金富强,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他背着行囊第一次踏足布岭村这片土地,三年多的时间,1000多个日日夜夜,他用脚丈量沟沟壑壑,用心走进家家户户,灯光如豆,他伏岸执笔,字里行间,一撇一捺书写的是布岭村发展的伟大宏图;田间沟壑,他穿梭其间,一沟一垄走出的是村民致富的新天地,在布岭村这片沃土上,他挥洒汗水,创造奇迹……

三年如一日,他日夜坚守在扶贫第一线,退休不褪本色、抓扶贫锲而不舍、对群众亲如家人,先后为布岭村贫困户争取危房改造资金31.5万元,帮助18户贫困户完成危房改造;争取道路修缮款90余万元,改善村民出行条件;动员100余户村民种植烟叶1100余亩,红薯种植800余亩,大幅提高了村民人均收入。截至2019年底,布岭村已脱贫59户167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2%。金富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诠释着“焦裕禄式好干部”的内涵和精神。

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树高千尺根深在沃土

金富强同志1976年参加税收工作,2017年2月退休,对很多老干部来说,工作半辈子终于可以去钓鱼健身、养花养鸟享受退休后的清闲时光,但金富强却不这么想。

2

2017年5月6日上午,已经退休的金富强重新穿上他那身精神抖擞的税务制服,在胸前佩戴着耀眼的党徽来到他工作的地方,敲开了局长的办公室门。

他从口袋掏出了一封手写的《请战书》递给了局长,“我了解农村情况,知道农村生活,也明白农村工作,能够让我再发发光、为组织做点事,我这心里感觉最踏实。我今年还不到60岁,再干他10年绰绰有余,希望领导同志批准我到扶贫一线!”他主动请缨,意志坚定。县局领导被他这执着的精神和真挚的情怀感动了。就这样,金富强来到柏树乡布岭村担任了驻村第一书记,成为全洛阳市年龄最大的驻村第一书记。

“我出生在农村、成长在农村、工作起点也在农村,今天我又来到了生我养我的农村,这是组织对我的信任,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从今儿起,布岭村就是我的第二故乡!”翻开金富强的扶贫日记,第一页是这样一段话。

刚上任那会儿,许多村民一度对新来书记抱有疑虑:“别的村多是大学生村官,有学问有背景有资源,咱村咋来一退休老头当书记?”对此,金书记默默记在心里,他知道村民们太期盼能早日脱贫了,他要融入村民中,让村民们尽快接纳他、认可他。

“布岭村,青石岭,只有石头没有井,吃水要下底沟沟,饮牛洗衣蛤蟆坑”就是该村长期缺水的真实写照。布岭村是典型的丘陵地区,土地贫瘠,远离城镇、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村里没有自来水,吃水要等县里每周两次集中送水,更糟糕的是村部没有食堂、没有厕所,吃喝拉撒都是问题,但他没有被困难吓倒:没水吃,接桶水用几天,半盆洗脸水反复使用舍不得倒掉;村里不通公交车,他就骑电动车在山路上往返;中午没饭吃,他从家里带点馒头、咸菜,提杯开水草草解决。他在日记里写道:“我终于明白了‘不忘初心’的深刻内涵。自己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为什么在机关工作后,就对农村生活不适应了呢?”正是这样的不断反思、自我调整,他以拼命三郎的劲头,独自把最艰苦的阶段扛了下来。

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日之暖。为彻底改变该村世世代代吃水难的面貌,他与村“两委”协商对策,向乡政府、县扶贫检查组反映,一次次到相关部门协调,终于帮助布岭村申请专项资金50余万元,打出一眼300米深的水井并建立一个简易供水塔,祖祖辈辈吃水问题终于解决了,村民看着干净、甘甜的放心水进了自家厨房,尊敬之心油然而生,从此乡村两级,再也没人怀疑这个年龄最大的第一书记能否胜任这项工作。

3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2018年,市、县组织部门和他所在的汝阳县税务局考虑到布岭村的现状,害怕金富强同志身体吃不消,多次劝他回家养老,已进入脱贫攻坚的金富强像着了魔,说啥也放不下心,可以不当驻村第一书记,但要坚持继续扶贫。他说:“看到还有乡亲们那么困难我难受呀!我最了解情况,关键时候怎么能一走了之?”全村贫困户建档立卡是老金的“杰作”,那是他上任不久,为迎接县里检查验收评比,老金从晚上7点一直工作到第二天早上7点整整一个晚上将全部62户贫困户124份《贫困户明白卡》填写完毕,字体工整、没有涂改、信息准确无误,让县乡领导和参评单位刮目相看并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今年的新冠疫情让部分村民的红署、土豆、鸡蛋、粉条等农产品滞销,十几户农户返贫压力巨大,金书记一面安慰农户,一面通过微信群、朋友圈、超市专柜等联系买家,短短几周,把滞销农产品销售一空,价值10余万元。老金在扶贫日记中写道:“我已融入到布岭村的脉动中,将与这里的村民同呼吸、共命运!”为及时、详细了解贫困户情况,他每年都要把贫困户走访5遍以上,布岭村7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603户2598人,贫困户谁家几口人,叫什么名字、几个学生、都在哪里上学;谁家几个残疾人、都是几级残疾;谁家几个低保,享受哪类低保政策;谁家几人务工、在哪里务工、干的什么行业,他都了然于胸。为保证各项扶贫政策落实到位,每季度终了后,他都要到贫困户家里把存折或银行卡核对一遍,看应享受的扶贫政策是否按时兑现,发现疑问的地方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做好解释工作,消除贫困户的担忧和误解。

扶贫工作,不仅看面子,更要看里子

正是把“群众”作为脱贫的价值尺度,扶贫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最大程度地激发力量。 “在岗工作,岗位就是我的家;退休后驻村扶贫,群众就是我的亲人”,扶贫日记里他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和贫困户聊天知道有缺米少面的,他从县城顺路帮着买点捎过去;得知贫困户蒸馍需要酵子,他利用周末跑到附近酒厂买来酒曲分成块给他们送去;得知贫困户生病住院,他第一时间登门看望;发现贫困户缺衣少穿,他号召单位同事捐衣捐物,集中起来后挨家送去;走在田间地头,他帮着农户干点力所能及的农活。

初到布岭,金富强挨家挨户走访贫困户,到80多岁的孤寡老人、五保贫困户吕远寿家时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破败不堪的房子、堆满废品的院子、漆黑脏乱的屋子里是一张光秃破旧的床板,紧挨着床边就是做饭用的煤炉,这几平方的空间便是这位孤寡老人的全部世界。金富强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至今还有尚未通电的人家,他当即与单位几名同事给吕远寿架设电线,安装电灯,老人看着家里有生以来第一次装上电灯泡时,感动的泪眼模糊。从此之后,老金就格外地“关注”着他:帮他申请危房改造项目,让他住进了安全的房子;知道他不舍得吃,时不时的带点好吃的去看望他;怕他孤单,陪他聊天说话,就像对待自己家人一样。一次临走时,这位耄耋老人交给金书记一个又破又脏的小布手袋:“金书记,我年纪大了,也熬不了多长时间了,我的几百块钱养老钱就交给你替我保管着吧。”正是把村民当亲人,把贫困户的事当成自家的事,他很快取得了村民的信任,把他当成“自己人”,见到他打招呼也从一开始的“金书记,你来了”,变为“老金,你回来了”。

知向何处则不惑于方向,明所从来则充足于动力,既有“为了群众”的人民情怀,又有“依靠群众”的真挚动力,这正是老金带领下布岭村脱贫致富的成功密码。在决胜小康的主战场,在乡村振兴的第一线,在脱贫攻坚的最前沿,老金这样的“执着干部”让布岭村希望的田野更加充满希望,让广阔的天地更加大有作为。(郭振华 李林 贾浏晖)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