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区域 > 陕西 > 正文

打造榆林市文化新名片,弘扬报业宗师张季鸾精神

中国经济周刊一经济网讯  7月1日,“牢记谆谆嘱托 奋力追赶超越”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从延安出发,围绕老旧小区改造、现代化社区管理、特色教育基层党建、新农村建设等主题进行采访。

“牢记谆谆嘱托 奋力追赶超越”网络主题采访活动由陕西省委网信办、陕西日报社主办,群众新闻网、群众客户端承办,延安市网信办协办。除延安市外,采访团还将前往榆林市、铜川市,对各地实体经济发展、内陆改革开放高地、生态文明建设、民生服务保障、全面从严治党、公共文化产业发展等六个方面进行实地采访报道,全方位宣传展示陕西省在新时代各项工作中的新气象新作为。7月3日上午采访团一行人来到榆林市,参观季鸾纪念馆,听导游讲解季鸾先生的生平事迹,感受并学习张季鸾先生坚贞可贵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1

张季鸾先生的纪念馆坐落于榆林季鸾公园(原东沙生态公园)的凤凰阁一楼,北屏红山、南倚榆水、东望群峦、西据金沙,是一处登高望远、怀古追先的绝佳去处。2014年8月,张季鸾之墓由西安迁至榆林,使先生终得魂归故里,叶落归根。从此,榆林的东山上也便有了一座季鸾公园。两年后,张季鸾纪念馆开馆,成为人们追念一代报人张季鸾先生最好的平台。

2

携着早天里的云烟,漫步至纪念馆前,伴随着柔和的晨风,明媚的阳光轻抚在铭刻在龙门上的楹联,“忠于国族勇于论证文章事业足千秋,大而无畏公而忘私亮节高风垂百世”,形象地诠释着张季鸾先生的一生。作为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奠基者,著名的报刊政论家和爱国人士,张季鸾同于右任、李仪祉一起被誉为“陕西三杰”。先生从事办报事业近30年,主持《大公报》笔政长达15年,其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宛如灯塔,照亮新闻界的一方山河,成为中国报人的典范。“莫放春秋佳日去,最难风雨故人来”。踏入馆内,一股清冽的民国气息扑面而来,一幅幅人物浮雕、一尊尊铜铸塑像、一个个写真硅胶人栩栩如生,那坚毅的表情,那恢宏的气魄,无不映射出中国早期报人的精神风貌。展室以张季鸾的一生为主线,包含《多舛身世飘萍学子》《新闻报国两陷囹圄》《文人论政大公立言》《关注苏区报道中央》《团结抗战功在国家》等12个板块。另外还展出了从美国和台湾、香港等地收集的印刷机、打字机、报刊、照片等大量实物,并按一比一的比例复制了《三绝碑》《一代论宗》《张季鸾墓志铭》。

3

迈步走进纪念馆大门,馆中陈列着先生的铜铸半身像,高80厘米,底座高1.1米,由黑色花岗岩制成。站在古朴的铜像前,抚今追昔,浮想连篇。1926年,张季鸾与胡政之、吴鼎昌共同接办《大公报》,在续刊首日,即撰写《本社同人之志趣》一文,阐明了“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办刊主旨。七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了,先生所留下的新闻“四不”原则依然是办报人的道德基础和所应恪守的“良心”和“公心”,丝毫不因时间的冲刷而失去意义。在大公报印刷厂的实景中,放置着印刷用的刻板,还有印刷出来的《大公报》。“三骂”社评、中共与苏区的报道、西安事变的报道、抗战初期的社评……这一张张的“旧报纸”,展示着先生的新闻思想和精神魅力,字里行间透射着智慧、勇气和风骨,每多看一眼,心中便更多了一份敬仰和肃穆。“余生平以办报为唯一之职业。自辛亥以还,无时不以善尽新闻记者天职自勉,期于国族有所贡献……”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先生所留下的,依然是一位报人言论的独立和良心的泰然。

4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透过岁月的旧影与墨香,一位报人的锐气与风姿及拳拳报国之心,似乎还可在这里遥望一二。让我们记得,曾经有那样一个时代,曾经有那样一位报人,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追念和缅怀。(田立阳)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