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精选 > 正文

“航班延误,发家致富”?女子利用航班延误保险“薅羊毛”近300万,引网友热议

中国经济周—经济网讯 (记者 谢玮)6月9日,江苏电视台报道,近日,南京警方抓获一名利用航班延误实施保险诈骗的犯罪嫌疑人李某。经查,李某自2015年,用亲戚朋友的身份信息,靠自己估摸成功的近900次飞机延误,累计骗取保险理赔金高达300多万元。目前,她因涉嫌保险诈骗罪和诈骗罪被警方刑事拘留。

今年4月,警方接到到某保险公司报案称,公司在反查近几年理赔数据时发现,有人多次使用不同身份证号和护照号,频繁申请飞机延误险理赔,保险公司怀疑遭遇了保险诈骗,警方介入调查后发现可疑账户获赔的延误险理赔金都转入了李某的银行卡中。

报道称,李某最终承认了先以理财之名骗取亲戚朋友的身份信息,然后再购买飞机航班延误险,进而骗保的事实。李某供述,她曾有过航空服务类工作经历,熟悉航班延误险赔付中没有人工核验的漏洞。她分析出几条延误率最高的航线,根据起飞前的天气状况,用多人身份信息购买机票和保险,如果航班不延误,她立即退票,如果延误就着手理赔。她还会时不时的废掉旧护照,申领新护照。

目前,她因涉嫌保险诈骗罪和诈骗罪被警方刑事拘留。

这则消息引发了舆论热议。

有律师认为,李某的行为并非“利用规则”的“运气”行为,而是涉嫌违反《保险法》,甚至触犯《刑法》的严重违法行为。从目前信息看,李女士本身并无乘坐航班的意图,其投保的目的在于通过虚构乘坐航班获取保险金。

也有观点认为,李某的行为违法但不是诈骗犯罪。合同法上的真实意思表示仅限于当事人购买机票是否出于真实意愿,乘不乘机并不影响合同成立。虽然行为人借用他人身份证购买多张机票违反相关法律规定,但并不是诈骗犯罪。

有不少网友纷纷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有一个小点儿:民航不该反思一下吗?能估算成功900次这是什么概率

@YouaisZ:帮亲戚朋友买票,买几百张票每次都退票,延误就获得赔偿这犯法吗?不犯法吧。本案中最关键的是她说亲戚朋友不知道她的购票行为,被定义为盗用他人信息骗取保险。

@天水一色鹿遥遥:900多次300多万,一个人操作,骗亲戚朋友要身份信息说理财,护照换了十几本,然后操作骗保。评论还有说保险公司吃相难看,你想啥呢?诈骗,保险诈骗,懂点法律好吗?说话请过一下大脑,网络也不是想说啥就啥的,真的服。

@不做真香女人:我买的延误险基本没用 只要延误就告诉你是不可抗力的天气原因

@墨素末:李某主观上有骗保目的,客观上多次实施骗保行为,涉嫌保险诈骗罪无疑。无论从民法、刑法上看,都应对其作否定评价。这次估计其难逃法律制裁了。

@暗号9393:这就是骗保,有什么可说的?不延误就退票,延误就赔钱。这不是骗保是什么?

@滔滔吸水:我算不过来了,900次300多万,一次4000元,延误险理赔有这么多吗?比机票还贵很多。

@今我来思s:这个真的不好说吧,主观上当然是有问题的,但是客观上怎么认定呢,都是按照规则走的啊,用亲戚朋友的身份证又怎样,人家就委托她代买又怎样啊。不过估计国内这种刑案没有什么辩护空间

@欲火重生何为情:真心看不惯新浪很多水军,什么都不懂就乱跟风!!! 警方介绍,李某利用其亲友身份信息购买机票和飞机延误险,涉嫌在与保险公司订立保险合同时,故意捏造根本不存在的被保险对象,骗取保险公司保险金,客观上存在刑法评价中的诈骗行为,同时诈骗金额已达到保险诈骗罪的追诉标准

@我不过世俗:她要是只利用自己的身份信息少赚点的话,我觉得没什么不妥

@龚子昭律师:办案机关的逻辑大概在李某以虚构“自己需要乘飞机”的事实,使保险公司陷入认识错误而对其“虚假行程”进行承保。李某的主观上也是在利用保险公司的错误认识结合其本人总结出的某些概率问题非法占有保险金。

@聆风慕竹:我认为这姑凉是虚构保险标的。延误险是对客户不能准时享受航空服务的风险的对冲,这姑娘1800天买票900多次,必然会退掉大量的机票,这里虚构的保险标的就是她要享受航空服务这件事情。还有人说她并不能控制天气,这就跟你去偷东西,有的人口袋里没钱,有的人口袋里有钱,掏没钱的口袋就不是偷了吗?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