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精选 > 正文

实现“六保”和全面小康,中国经济至少需要多大增速?5.6%、4%还是3%?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王红茹|北京报道

按照惯例,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会提出GDP增长目标。但今年并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

政府工作报告给出的解释是:主要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这样做,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

显然,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当前的重要工作是扎实做好“六稳”,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把“六保”作为“六稳”工作的着力点,稳住经济基本盘。但是要落实 “六保”任务,需要实现一定量的经济增长指标,今年的GDP增速至少达到多少,才能实现“六保”?

“六保”目标任务和GDP经济增长有直接关系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虽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但是有其它一系列目标。

今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6%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进出口促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重大金融风险有效防控;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努力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

这样做,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六保”是今年“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守住“六保”底线,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就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中央首次提出“六稳”是在2018年7月。当时,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经济运行稳中有变,稳中有忧。中央审时度势,未雨绸缪,旗帜鲜明提出“要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把“六稳”作为实现中国经济稳中求进的基本要求。在“六稳”发力下,我国经济经受住了外部环境变化的冲击,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

今年伊始,突如其来的疫情严重冲击我国经济,造成前所未有的影响。4月1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强调加大“六稳”工作力度的同时,首次提出“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而且将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摆在了“六保”任务的突出位置上。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看到,无论是保住就业民生、实现脱贫目标,还是防范化解风险,都要有经济增长支撑,稳定经济运行事关全局。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5月28日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进一步阐述了 “六保”目标任务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他表示,今年我们没有确定GDP增长的量化指标,但是我们确定了保居民就业、基本民生、市场主体等“六保”的目标任务,这和GDP增长有直接的关系。如果统算一下,实现了“六保”的任务,特别是前“三保”,我们就会实现今年中国经济正增长,而且要力争有一定的幅度,推动中国经济稳定前行。

“‘六稳’是工作,‘六保’是任务,中央提出‘六保’的具体措施,是通过‘六保’达到‘六稳’,是确保国民经济质量的重要举措,既是治标也是治本。”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世贤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表示,只要稳住大局,即使不设增速目标,各级地方政府也会在有效控制疫情的前提下,积极推动复工复产,加大投资力度。

中国经济今年至少需要实现5.6%、4%还是3%的增长?

除了要实现“六保”的任务,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今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

很明显,要实现“六保”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两个目标任务,都需要一定的经济增长。

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2010年我国GDP总量为40.1513万亿元,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99.0865万亿元。在去年,我国GDP翻一番的目标已经实现。

但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GDP能否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如果按照人民币可比价格计算,2019年GDP就达到了比2010年翻一番。但我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综合性的宏大历史目标,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不能仅仅局限于经济增长速度。”在张世贤看来,只要能够确保全面脱贫,充分就业,加上国民教育、医疗保障、人均住房面积、汽车保有量、产业竞争力等方面都达标了,即使经济总量差一点儿也不影响总体判断。

究竟GDP需要达到多大增速,才能实现“六保”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两个既定目标,学界的看法并不一致。

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分析认为,为了实现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中国GDP今年至少需要实现5.6%的增长。如果不是因为1月新冠肺炎疫情意外暴发,这个增长目标本来不难实现。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杨志勇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认为,“从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今年就业、民生等任务看,今年GDP增速至少得达到3%左右,否则‘六保’任务有可能完不成。”

而在张世贤看来,GDP如果有2~3个百分点的增长,基本不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到年底还有可能达到4%以上的增速,这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就顺利实现了。”

今年已是第4次不设年度增长预期目标

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及具体经济增长目标,今年并非首次。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在5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年度增长预期目标,今年已经是第4次,前3次分别为2000年、2001年和2002年。

2000年、2001年和2002年无疑都是特殊年份。

受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从1997年到2000年,中国一直为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而进行结构调整。2000年、2001年和2002年,基于中国经济整体形势面临的很多不确定性,政府工作报告连续3年都不提GDP增长目标。

2002年,对中国经济是一个关键年份。200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这样写道:“2002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仍然缓慢,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加剧。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总体上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但在近期某些竞争力不强的行业、企业会受到较大冲击。我们面临着新的困难和严峻挑战。同时,也应当看到,做好今年工作具有许多有利条件。”

张世贤回忆说,2002年既有“危”,还蕴含着“机”。“中国加入WTO,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国,深度融入世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有利条件,给自身以及世界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红利。尤其是自1997年以来,经过连续几年的结构性调整,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得以改善,工业化开始进入到一个加速阶段。”

2002年以后,我国经济开始出现迅猛增长。仅2002年,GDP增速就达到9.1%,这是自1997年以来GDP增速首次回到“9区间”(此前2000年GDP增速是8%,2001年是8.3%)。

随后在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和2007年,我国GDP连续5年均实现了10%以上的增长。从2003年起,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出了当年经济增长的具体指标。

责编:吕江涛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