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精选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宿州市市长杨军:传统农业大市变身“中国云计算之都”,做好这三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邹松霖 | 全国两会报道

“我们招引了阿里巴巴、腾讯、华为三家科技巨头齐聚宿州,这在全国地级市中也是比较少见的。目前,宿州高新技术产业增速连续三年居安徽全省第一。”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宿州市市长杨军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全国人大代表、宿州市市长杨军。

全国人大代表、宿州市市长杨军。

同样少见的还在于,宿州在高新技术产业上所取得的靓丽成绩,是从几乎“一张白纸”开始。

作为安徽的北大门,皖北城市宿州,过去多因“世界梨都”“中部鞋都”之盛名被提到,是历史悠久、物阜民丰的传统农业大市。

但如今,宿州已成为华东地区最具特色的云计算中心、全国第5家量子通信节点城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宽带中国”示范市……数字经济时代,宿州及时抓住了“云计算”的机遇,在“世界梨都”“中部鞋都”的名牌旁,又加挂了一块“中国云都”的牌匾。

“云计算”的风口吹起,抓住机遇的为什么是宿州?

最“土”的因素,决定云上尖端技术

杨军认为,首先仍离不开这片土地。“宿州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宿州市位于安徽省的最北部,地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原经济区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等战略叠加的核心地带,襟连沿海,背倚中原,承东启西。从传统的农业大市,迈进国家重要的战新高地之一,我们的转型得益于立足实际,做足区位优势,充分把握自身资源禀赋。”

同时,也得益于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的战略性发展思路和部署。

“近年来,我们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机遇,大力实施创新引领、数据驱动战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全市数字经济呈现出基础优、总量扩、质量提、效益增的良好态势,另辟蹊径、无中生有打造了数字经济新高地。”杨军介绍,在具体工作中,宿州重点围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治理精细化做文章。

第一,着眼数字产业化,做大做强云计算战略性新兴基地。实施“翔云”发展战略,首创“率先发展基础云、同步建设平台云、全面开发应用云”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目前,“基础云”建成使用数据中心4万平方米,布置机柜超过6000个,在建的10万平方米数据中心即将投入使用;“平台云”引进了华为等数十家龙头企业;“应用云”集聚了新材超算等数百家创新型企业蓬勃发展。

第二,促进产业数字化,不断积蓄发展新动能。通过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充分将数字技术运用到传统产业发展等领域,鼓励重点企业建设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促进轻纺鞋服、化工建材、食品饮料、板材家居等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

“去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居全省第五,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31.6%、增速连续三年全省第一,技改投资增长32.3%、居全省第四。”杨军说。

第三,突出治理精细化,用足用活“互联网+”发展模式。

“这几年,我们通过数字技术精准破解了环境保护、脱贫攻坚、文明创建、社会治理、城市管理等领域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打了几个漂亮的翻身仗,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显著成效,这让我们更加深刻感受到了数字经济无比强大的硬核作用。”杨军说。

脱贫攻坚工作“V”型反转

翻身仗,最引人注目的,是宿州脱贫攻坚工作实现“V”型反转。

杨军介绍,在脱贫攻坚战方面。宿州是皖北地区省级集中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区域,四个县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埇桥区为省级扶贫重点区,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任务艰巨,2016年脱贫攻坚年度考核全省垫底。

为此,市委、市政府痛定思痛,下定决心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翻身仗”。

杨军谈到,2017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以“开局就是决战、扛责就要冲锋”的奋斗姿态,全力打赢新时代脱贫攻坚的“淮海战役”。

一是创新实施驻村帮扶。在全省率先健全扶贫层级管理体系,创新为全市有扶贫开发任务的9337个自然村全部配备一名扶贫小组长,这个做法得到中组部和国务院扶贫办的充分肯定,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作出批示并在全省推广。

二是落细落实扶贫政策。在全省率先出台综合医疗保障政策,全面落实健康扶贫“351”“180”政策,实行“一站式”结算服务。同时,创新实施了产业扶贫、就业扶贫、金融扶贫、消费扶贫等系列措施,让贫困户走上“造血式”的脱贫道路。

三是全面提升脱贫质量。不断提升“双基”建设水平,动态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问题,着力推进挂牌督战,建立健全防范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最大限度减少返贫致贫风险。

“经过最近几年的努力,我们的脱贫攻坚工作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前列,在2016年考核全省垫底的基础上实现了‘V’型反转。全市贫困人口从2013年建档立卡的61.27万人减少到2019年的1.27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95%降至0.23%,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736元以下大幅增加到8863元,35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四县一区’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状况大幅改善。可以说,全市上下摘穷帽拔穷根的美好愿景正逐步变为现实。”杨军说。

6月底,扶贫项目全面完工,督战取得决定性成效

在摘穷帽拔穷根的美好愿景正变为现实的同时,宿州将如何把疫情损失降到最低,书写好脱贫攻坚战的结尾?

杨军表示,一是扎实落实重点任务。持续抓好扶贫企业复工复产、贫困群众务工就业、农畜产品产销对接、贫困家庭学生上学等四项重点工作,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脱贫攻坚的不利影响。加快扶贫项目实施和资金支出进度,力争6月底扶贫项目全面完工。

二是全面补齐短板弱项。深入开展“抗疫情、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行动,确保6月上旬各类问题全部整改到位。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成果,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确保实现动态清零。深入开展挂牌督战,聚焦27个挂牌督战村和所在乡镇,加大资金、项目、举措倾斜力度,确保6月底前挂牌督战取得决定性成效。

三是切实提升脱贫质量。以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为重点,加强动态监测预警,加大救助帮扶力度,防止返贫和致贫。

四是扎实衔接乡村振兴。深入实施五级书记遍访行动,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始终保持攻坚态势。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

“我们将持续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聚力推进脱贫攻坚,加大‘六稳’工作力度,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为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宿州板块更大力量。”杨军说。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