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精选 > 正文

让经济社会更快恢复常态

经过适当推迟,今年全国两会将分别于5月21日与22日在京召开。这个强有力的信号,标志着我国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经济社会发展正在全面步入正常轨道。

《中国经济周刊》特约评论员  葛丰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0年第9期)

经过适当推迟,今年全国两会将分别于5月21日与22日在京召开。这个强有力的信号,标志着我国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经济社会发展正在全面步入正常轨道。

在不断巩固疫情持续向好形势的前提下,统筹各方面工作的重心也应该因时因地不断调整,这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方向,就是要千方百计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推动企业复产达产、生活服务业复业复市和学校复学复课等,让经济社会更快常态化。

这种常态化的条件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从目前情况来看,国内疫情实际已基本控制,面对的风险主要是境外疫情扩散带来的影响。从现实看,要在国际人员交流如此频密的当今世界中,完全阻断境外病例输入是不可能的,但是中国完全可以,并且也已基本实现,通过对入境人员的“闭环”管理,堵住疫情由境外向境内的扩散。

所以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痛点”是局部性的,所对应的任务,也主要是如何进一步提高常态化防控精准性的问题。只要堵住了这个口子,中国就完全有条件,对境内人员物资流动该取消的限制尽量取消,让正常经济生活秩序该恢复的尽快恢复。

刚刚过去的“五一”长假总体证实了这一点。来自文化和旅游部的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内,全国接待国内游客总人数与往年相比,下降幅度并不算大,而此期间全国新增确诊病例不仅极少,而且基本都是境外输入,同时各地疫情防控响应等级也在陆续不断下调。这其实是用实际测试结果表明,依托科学、精确的常态化防控,当前至少在国内,已完全能应对较大规模的人员流动和一定范围的人员聚集。

在风险可控情况下,要做到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就应该让经济社会尽快恢复常态。这种重心转移的必要性既体现在可见的方面,也体现在不可见的方面。其中专就可见方面而言,现代经济社会正常运行的先决条件,就是人员物资的自由流动,这种自由流动要求不仅仅是要在已经开始复工复产的领域,重新打通产业链“堵点”,而且还因为产业配套、市场耦合的极度复杂性,故而要让目前仍处于一定“停摆”状态的领域(如餐饮、娱乐等消费行业以及教育、培训等)应开尽开。

从不可见方面而言,信心往往比黄金还宝贵,尤其是在困难情况下。在当前时期,虽然国内各种信心指数均已快速反弹,但毕竟距离高点还有距离,这种情况下,只有让经济社会尽快回复常态,让处在经济社会体系中的所有人复归原位,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犹疑、不确定情绪,使因疫情而受损的投资、消费信心重新提振、激发。

中央已经提出,要为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提供有力保障。下一步的任务,将主要考验各级地方政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下,能否准确判断疫情防控形势,客观评估疫情防控举措,勇于任事、敢于担责。相信全国两会的召开,将在最庄严、最广泛的平台上,推动实现疫情防控与全面发展“两手硬”。


2020年第9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20年第9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