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区域 > 江苏 > 正文

镇江国资系统20个产业项目开工、签约 总投资额51亿元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5月13日下午,镇江国资系统产业强企大会召开,作为镇江国资系统的首个“开年大戏”,收获颇丰:顺利开工、成功签约20个产业项目,总投资额51.318亿元。值得一提的是,这20个项目大多为产业类项目,市场化程度高,且具备一定的盈利能力和造血功能。镇江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董和建表示,今年,要在产业招商和项目投入中精准发力,争当“领跑者”,而对于国资系统来说,“产业强企”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加速转型。

打开“保险箱” 抢抓发展新机遇

13日上午,在江苏恒顺集团及江苏泓润生物质能科技有限公司,2个产业项目开工奠基,由此开启了镇江国资系统火红干事创业的领跑时刻。江苏恒顺集团总投资3.5亿元的香醋(二期)扩产项目,建成后将增加香醋产能4万吨,白醋2万吨,大大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江苏泓润科技餐厨废弃物及生活污泥协同处理项目采用“餐厨废弃物源头预处理+餐厨废弃物与污泥协同厌氧消化”主工艺,探索形成了城市有机质综合处置的“镇江模式”,将为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提供示范。

除了顺利开工项目之外,下午,一批产业类项目在大会上集中签约。其中单体投资超亿元的项目16个,从项目发展领域来看,都是经营类非财政资金投资项目,主要分为产业提升拓展类、新兴产业类、产业技术改进升级三大类。这批产业项目具备一定的盈利和造血功能,势必将为国企的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为什么要转型?董和建从内外因素对比了转型的重要性。他指出,镇江国有企业资产总量虽然有一定规模,但质量、活力、竞争力还不强。市属产业集团普遍存在优质资产利用率不高,无效资产用不起来的窘境,不闯新路,只能“等以待毙”,国有企业不是“保险箱”,唯有大胆改革转型,才能焕发生机。

画出“路线图” 转型升级“加速度”

“转型”转什么?董和建表示,关键点就是要从原来纯粹的投融资“平台”转变成为能自主经营而且具有造血功能的国有“企业”,回归到企业的本源。什么是企业?要有自己的项目,要能赚钱,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在共抓长江大保护的形势下,天然砂逐渐取消,我们的机制砂项目,以矿石、鹅卵石等为原材料,经过层层破碎以后,加工而成,将替代天然砂。”当天上午,在观摩镇江港口集团新材料项目时,镇江市港口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玉龙介绍道。他表示,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全国砂石需求量约200亿吨,江苏砂石缺口1.2亿吨,顺应形势应运而生的机制砂项目是不折不扣的“朝阳产业”,建成后年产将达500万吨,可创造营收约6亿元/年,年利润4000万元。

转变思想观念,提升目标定位,镇江国资系统画下7条“路线图”:经济规模快速增长。到2022年,国有企业营业收入实现1000亿元,其中百亿营收企业5家以上;盈利能力强势翻番。到2022年,国有企业利润总额实现100亿元;产业投资聚焦主业。到2022年,国有企业产业投资总额突破300亿元,其中年内实现投资100亿元;资本运营创新创优。到2022年,实现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率倍增计划,国有上市公司市值突破500亿元;信用等级提档升级。到2022年,产业集团主体信用评级实现AA+全覆盖,确保一家企业获得AAA信用评级;资源整合优化布局。到2022年,国有企业核心业务的资源配置效率、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年内确保16家专业化公司组建并正式运营;市场发力管理跃升。到2022年,实现扁平化管理全覆盖,契约化管理全覆盖,差异化薪酬全覆盖。

激发“内生力” 争当产业招商“领跑者”

转型升级离不开人,如何激发企业内生活力?则离不开完善的治理体系。

前不久,关于国有企业子公司管理,镇江市国资委制定出台了指导意见,即《关于加强和改进市属国有企业所属子公司管理的指导意见》,以及有关经理层成员人事和薪酬改革的4个管理办法。当天的大会上,再次强调将实施“干部任用契约化”、“薪酬分配差异化”。

在干部任用上,将全面推行市场化的选人用人制度改革,在企业经理层成员中全面推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选取了8家条件成熟的企业试点职业经理人制度。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任命制向选聘制转变、由行政化向契约化转变。将企业负责人的岗位同目标任务挂钩,一年度一考核,一任期一考核,打破企业负责人“终身制”,真正实现“能上能下”。

在薪酬分配上则根据企业所处行业特点、资产经营水平、发展阶段等实际,“一企一策”个性化确定企业经理层薪酬结构和水平,薪酬与经营业绩紧密挂钩,充分体现“业绩升、薪酬升,业绩降、薪酬降”,真正发挥薪酬的激励约束作用。

狠抓内部管理“解难题”,紧盯产业项目“促转型”。大会上,记者获悉,今年六月份,镇江还将召开省属企业和镇江市属国企合作项目集中签约会,更大力度承接省企“资本溢出”;八月份将在上海举办融入长三角——上海国企对接会,主动承接上海“产业溢出”;十月份则在北京举办央企项目对接会,大力气引进龙头型央企、基地型项目。持续在和项目投入中精准发力,争当“领跑者”。(曹德伟)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